8582名称早期在台湾并不流行,反而是大叶青饼较广为人知,每个喝普洱茶的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书籍传播的影响,认为叶子大的普洱茶就是大叶种,属较好的茶料,再经过口耳相传,8582这种饼形的茶受到商家与消费者的认同与喜爱。
8582名称早期在台湾并不流行,反而是大叶青饼较广为人知,每个喝
普洱茶的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书籍传播的影响,认为叶子大的
普洱茶就是大叶种,属较好的茶料,再经过口耳相传,
8582这种饼形的茶受到商家与消费者的认同与喜爱。
而类似
8582的青饼或熟饼则通通跃上消费台面,直到后来才慢慢发现熟饼和青饼的区隔,了解熟饼的正确名称应为8592。
相信早期进口大叶青饼的港商也一定很难区分,单纯就外包、饼形甚至纸张都几乎一样,货物一旦上架是非常难分的,而在当时熟饼
价格高于生饼的消费年代,8592里混充着几筒
8582是常有的事。
而在外包装一样的情况下只有打开才能区分,所以在台湾消费者也是品尝过才慢慢地了解进而区分,然而时空的转变,
普洱经过长时间复
发酵转变,虽是同时期的产品但经过不同的仓储即有不同的变化。
而消费者最想知道的应该是怎么
辨别早期与后期产品,我们不妨将商检的
8582当成一个基本辨识法来区分。
以目前商检的
8582存放干净的茶所
冲泡出的
茶味仍是刺激性重、 青
樟香浓、水薄略涩,而早期的大叶青饼则带有梅子味,
茶汤人喉的感觉是明显的不同,这是需由品饮来分辩挑选的。
一、分辨技巧
早期的茶品包装并不一致,在仓库原支的茶开封取样时便发现此一问题,
蓝印的茶里有甲级、乙级和大字
绿印,
7572有大口中和小口中印刷,七子饼“云”、“子”印刷不同,难道同一支茶里也有前后期之分吗?
然而现在茶品都已分散在各个商家,消费者只能从外观来做初步的评估,第一便是挑选朱砂红版的印刷纸张和桃红版的印刷比对。第二是“云”和“子”字印刷版的不同。
第三是纸质的不同,早期茶纸张不管是白纸或黄纸纹路清晰通透,纸上覆有一层蜡,且
内飞也不同,长条美术
内飞是最简单之
辨别,至于
内票,一般人都认为短票较早。
有了这些简单的辨识方法,相信要买到早期的茶品就不难了,接下来便是品饮上的挑选了。
二、什么最对味
这可是最难得的一道题,正所谓“众口难调”,也考验挑茶者的功力,一位专业的人士必须依据经验和对茶的敏锐度来挑出愈陈愈香的
普洱茶,挑出的茶品必须经过反复的试泡与比对,要在第一时间掌握茶的香气底韵便下决定。
而简单的说就是挑出茶的酸甜韵,品过
陈年普洱茶的人相信都会发现
老茶有种酸香甜味,所以带有梅
樟香的茶是最受欢迎的,茶入口能使人
生津解渴,韵味无穷为上品,
茶汤活泼,丰富饱满,令品饮者心神愉悦,口齿留香,这便是品饮要求的第一步。
再者
七子饼茶茶气要强,汤水要柔,若是
茶汤猛烈霸道不仅难以入喉,品饮时也少了一些乐趣,时下有人只知要求刚猛霸气的茶,殊不知
饮茶着重
养生,气调太和,且
普洱上等之茶应着重于韵,透过时间的
后发酵使香气更加凝结,
茶汤柔而
活性佳,并非茶酸涩口刮胃。
其实
泡茶也可以十分随兴,只是秉持着要将每一
泡茶的美展现出来罢了,当你对茶有更进一步的探索与了解后,就会发觉并不难。
但若没有亲身品饮陈年
普洱的经验是较难体会的,所以投资自己以提升品饮层次是不可少的,在大叶青饼的品饮挑选中,若能尝到有梅子韵的茶即是不错的早期茶。
三、竹席包
在
8582里这一批茶相当特别,这也是接触过难忘的一批茶,一般的大叶青饼中早期的外包大多为粽绳,而这批茶则是竹篓外再包上竹席,就类似于早期
印级茶的包装。
在当时曾听港商描述这批茶是由广东
茶叶公司所出品至香港的,目前听说在较老的酒楼还存有些许茶品,但都不愿出售,就品饮而言,茶质远胜过美术
内飞,其汤水和
黄印的韵味接近。
梅子味浓
茶汤饱满,一品饮过的人虽不多,但都赞誉有加,
普洱并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有心要懂并不难,要选择自己喜好的茶才是真正的
好茶。
当接触到陈年
普洱时或许会有所感慨,有太多的
好茶都仓储不良,所以只有从现在起做好仓储管理,才有会有优质的陈年
普洱以留给后代子孙,也望业者一同努力。
在品饮过众多大叶青饼后,相信也会渐渐发现愈接近商检的大叶青饼,梅子韵愈少而
樟香味愈重,且茶条也愈细,绿叶也因
冲泡后愈多,
茶汤会变薄,涩感增加,反之陈期愈长的茶则梅子韵愈重、水愈甜,毕竟茶是用心品尝才会发现,多接触就有更多的乐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