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吊诡的是,笔者的经验,也是笔者对身边诸多好朋友,“摸着你的心真诚一点”质问的结果,“不喜欢”“喝不懂”是常态。究其原因,有两层:
首先,接触普洱茶以后,很多人开始走上生茶的进阶发烧之路,从勐海、易武、勐库等二级茶区,逐渐细喝山头茶,越喝越高,喝到高杆,喝到单株为止,这条发烧之路逻辑上是清晰的。而熟茶,山头熟茶,古树熟茶,市场发展还没有那么清晰。
其次,仅凭品鉴特色判断,熟茶更加细微、模棱两可。会品味熟茶的好,需要一个过程,短则一年,长则三年五载。并不是熟茶多难,而是好的熟茶,有特点耐品的熟茶非常少。记忆中能够参详对比的熟茶数量、特色,非常少。
这个问题青衫之前说过。简单说就是:第一层,发酵厂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古树茶压资金,风险大,不易流通和周转。第二层,行业还是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销售渠道的打通是品牌公司在运作,而很多有小堆技术的茶厂只能做定制。
熟茶,无论是古熟还是一般熟茶,青衫一直在接触和寻访,但这是一个缘分活。今年开始,我们摸到了勐海熟茶发酵大致的一个底,了解了一批能够出非常好效果的发酵车间。玩生意以及玩工艺之间,需要一个很好的平衡,懂得其中平衡术的人,是应该重点合作的对象。青衫品牌虽小,能做多一份精进就尽量多做一份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