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带您了解茶叶中的色素

时间:2019-07-19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当人们冲泡一杯茶时,最先感受到的应该是茶叶的外观色泽及汤色,各种茶类,繁华多彩,如墨绿隐翠的绿茶、艳如胭脂的红茶、银芽闪亮的白茶。茶叶五彩缤纷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呢?为更好地品味一杯品质优异的香茗,必须先了解茶叶内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当人们冲泡一杯时,最先感受到的应该是茶叶的外观色泽及汤色,各种茶类,繁华多彩,如墨绿隐翠的绿茶、艳如胭脂的红茶、银芽闪亮的白茶茶叶五彩缤纷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呢?为更好地品味一杯品质优异的香茗,必须先了解茶叶内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下面就带大家去了解认识茶叶中的色素成分。
 
色素是一类存在于茶树鲜叶与成品茶中的有色物质。它们是构成茶叶外形色泽、汤色叶底色泽的成分,其含量及变化对茶叶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茶叶色素中,有的是鲜叶中已存在的,称为茶叶中的天然色素;有的则是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根据这些有色物质的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大类,脂溶性色素主要对茶叶干茶色泽和叶底色泽起作用;水溶性色素则主要对茶汤的颜色、口感等品质特点有影响。
 
一、脂溶性色素
茶叶中可溶于脂肪溶剂的色素物质的总称。这类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主要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
 
1.叶绿素类(Chlorophyll)
叶绿素是吡咯类绿色色素,主要由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所组成。茶叶中叶绿素的含量一般为0.3%-0.8%,通常茶鲜叶中叶绿素a的含量要比叶绿素b含量高2-3倍,成熟叶相对幼嫩芽叶含量高,小叶种较大叶种含量高,不同季节茶鲜叶中叶绿素含量:春茶夏茶秋茶
在生产中,加工绿茶以叶绿素含量高的品种为宜,在组成上以叶绿素b的比例大为好;加工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对叶绿素含量要求则较低。叶绿素在制造过程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分解破坏,其组成及含量对茶叶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绿茶加工时应尽量减少叶绿素的变化,使干茶色泽翠绿。而红茶加工时应尽量促进叶绿素的变化,红茶发酵过程中有大量H+产生,可使叶绿酸中镁被H+取代,形成褐色的脱镁叶绿酸。
 
2.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
类胡萝卜素是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四萜类衍生物,具有从黄色到橙红色的多种有色化合物。茶叶中的类胡萝卜素是重要的脂溶性色素,可分为胡萝卜素(Carotenes)和叶黄素类(Xanthophylls)两大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茶鲜叶干重0.06%,一般成熟叶片较幼嫩叶片含量高,对茶叶叶底色泽和外形色泽有着重要的影响。叶黄素类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0.01%-0.07%之间,随茶叶新稍成熟度的提高而总量增加。
类胡萝卜素对热比较稳定,加热时不易被破坏。但因含许多双键,在茶叶制作、尤其是红茶制作中,易被氧气、脂肪化酶、过氧化酶所氧化降解,部分降解形成紫罗酮、二氢海葵内酯等香气物质,对红茶香气的形成有积极的影响。
 
二、水溶性色素
水溶性色素是能溶于水的色素物质的总称。一般指花黄素类、花青素类和儿茶素的氧化产物。茶鲜叶中存在的天然水溶性色素主要有花黄素和花青素等,属于类黄酮化合物;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水溶性色素有茶黄素类、茶红素类及茶褐素类等,它们对茶叶品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花黄素类(Anthoxanthin)
花黄素也称黄酮类(Flavonoid),包括黄酮醇和黄酮两类,呈黄色或者黄绿色,多与糖结合形成相应的苷类,是茶多酚的组成成分之一,在茶鲜叶中约占干重的3%-4%。它们是茶叶水溶性黄色素的主体物质,是绿茶汤色的重要组分。
 
2.花青素类(Anthocyanidin)
花青素又名花色素,是一种性质稳定的色原烯衍生物,多以糖苷的形式存在。花青素类在茶鲜叶中约占干重的0.01%-0.1%,紫色茶芽中含量达0.5%-1.0%。光照强、气温高的季节,较易形成花青素,芽叶呈红紫色。紫色芽叶较多的鲜叶制成绿茶,由于花青素色泽和口感较涩,成茶汤色发褐,滋味苦涩,叶底靛青;加工红茶汤色叶底乌暗,品质较差。
 
3.茶多酚氧化产物
茶黄素类(Theaflavins,TFs)是一类多酚类物质氧化而成的苯并卓酚酮结构化合物,约占红茶干物质的1%-5%,是红茶茶汤的主要黄色色素,滋味颇辛辣,具有强烈的收敛性,是红茶滋味和汤色的重要品质成分。茶黄素类,对红茶的色、香、味及品质起着重要作用,是红茶汤色“亮”的主要成分,也是红茶滋味强度和鲜度的重要成分,是构成茶汤“金圈”的主要物质。茶黄素含量与红茶品质呈高度正相关,茶黄素含量高时,红茶汤色明亮,茶汤在杯沿出现金黄色的“金圈”;含量低时,汤色深暗。
 
茶红素类(Thearubigins,TRs)是茶黄素类进一步氧化的产物,属于复杂的红褐色酚性化合物,是红茶茶汤中红色物质的主要成分,红茶中含量约6%-15%,占红茶水浸出物的30%-60%,是红茶中含量最多的多酚类氧化产物中最多的一类。它呈棕红色,溶于水后呈深红色,收敛性较弱,是红茶汤色主体,亦对茶汤滋味和浓度起重要作用。
 
茶褐素类(Theabrownine,TB)是由茶红素类、茶黄素类进一步氧化并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形成,是一类结构十分复杂的水溶性非透析性高聚合的褐色物质,约占到红茶干物质的4%-9%,其含量与红茶品质高度负相关,是造成红茶汤色发暗、无收敛性的重要因素。红茶加工中,萎凋时间过长、过重,高温缺氧发酵,或者是红茶存储中,都会促进茶褐素的积累。
 
总体来说,茶黄素类、茶红素类和茶褐素类是红茶汤色滋味的组成成分,对品质影响较大。茶黄素类和茶红素类两者都会参与红茶“冷后浑”的现象,茶黄素类会与咖啡碱、茶红素类络合,在低温状态下呈现乳凝现象。茶黄素类、茶红素类两者比例影响汤色深度和明亮度,茶红素比例高,汤色深暗、鲜爽度低,茶黄素比例过低,亮度好,刺激性强,汤色偏黄,红浓度不够。
 
中国茶种类繁多,花色品种齐全,品质风格独特。不同的加工工艺、鲜叶原料、环境条件等,都会引起茶叶中色素物质的显著变化,造成茶叶色泽的差异。习茶,爱茶,也许就是从茶叶绚丽夺目的颜色开始。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汤滋味  茶叶制作  茶红素  茶褐素  多酚类  茶黄素  收敛性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储藏茶叶五个小常识
储藏茶叶五个小常识
什么茶叶“护心”的效果最好呢
什么茶叶“护心”的效果最好呢
茶叶中的苦涩物质是哪些呢?
茶叶中的苦涩物质是哪些呢?
茶叶存贮天气情况
茶叶存贮天气情况
茶叶渣的十大妙用
茶叶渣的十大妙用
大红袍茶叶怎么保存
大红袍茶叶怎么保存
如何打破茶叶招商危机呢?
如何打破茶叶招商危机呢?
茶叶连锁加盟要创造惊喜
茶叶连锁加盟要创造惊喜
教你加盟茶叶店如何巧妙的远离
教你加盟茶叶店如何巧妙的远离
茶叶12种不同类型的口味
茶叶12种不同类型的口味
茶叶制作与饮用的演变
茶叶制作与饮用的演变
茶叶外观之鉴定
茶叶外观之鉴定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