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什么是盲式茶文化

时间:2020-07-09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茶叶行业处在大发展和大突破的前夜,有不少新的观点诞生。最近在白茶世界网上看到刘欣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权威茶叶品牌专家谢付亮先生提出了盲式茶文化这个概念,给人的感觉是耳目一新,有点儿针砭时弊的味道。 文中分析指出,盲式茶文化,是新时代文盲式茶文化的简称
行业处在大发展和大突破的前夜,有不少新的观点诞生。最近在白茶世界网上看到刘欣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权威茶叶品牌专家谢付亮先生提出了“盲式茶文化”这个概念,给人的感觉是耳目一新,有点儿针砭时弊的味道。
 
文中分析指出,“盲式茶文化”,是新时代文盲式茶文化的简称,并分析说,在这个时代,身体健康和心灵越来越重要,从安吉白茶领导品牌世外茗源引发的白茶娶妃,到铁观音群雄并起、硝烟弥漫、攻城略地,我们需要的是“盲式茶文化”,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茶文化
 
至于什么是“盲式茶文化”,刘欣在文章中给出了一个解释:“指新时代的茶文化建设和弘扬要重新理解神农氏的茶叶传说,重温茶圣陆羽的经典著作《茶经》,认真回归茶叶产品的本质,将茶文化推广的第一阶段的重点放在物质层面的功效,暂时淡化茶叶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让大众消费者能够迅速知晓并理解茶叶的益处,从而渐渐养成健康的饮茶习惯,构建扎扎实实的茶文化。”
 
我认为,茶叶“文盲营销”之后,“盲式茶文化”是一个不错的提法,这种说法也有几分道理,但是不够深入,也不够形象,甚至没有道出“盲式茶文化”的灵魂,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有点儿欠佳,需要深入挖掘“盲式茶文化”的内涵才对。
 
以我的经验和视角来看,“盲式茶文化”的核心在于“盲”字,这是概念的灵魂之处。但是,这个“盲”不是通常所说的“看不见东西”,也不是“对事物不能辨认”,而是一种非常高远的境界,即:“眼盲”但是“心不盲”。
 
如何来理解呢?
“眼盲”,指的是对待茶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物质表现形式应该看淡,甚至是“视而不见”,达到“盲”的境界;而对于茶文化的精神载体和精神表现形式应该是心如明镜,一切尽在眼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的人心极度浮躁,不注重茶叶的物理功效,不注重内心的修炼,不注重精神的陶冶,过度追求物欲,就连茶叶说明书、茶叶包装都要搞得极度奢华,喧宾夺主,这种过度看重物质载体的茶文化自然是要摒弃的。所以,我们要“眼盲”,不要去重视物质载体之类的虚浮茶文化
 
茶叶本来是净化心灵的,是要提升人们灵魂的,而不是要助长攀比之风的,也不是助推浮华之风的,例如,我们很高兴看到,安吉白茶领导品牌世外茗源提出茶叶要满足身心灵的三重需求,就是一个很好的目标。所以,“盲式茶文化”的关键在于“心不盲”,即,心灵要干净,心灵要清晰,要知道善恶对错,要知晓人生价值,要洞悉人生追求。
 
“眼盲心不盲”,这是“盲式茶文化”的关键,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关键。否则,我们就忽略了“盲式茶文化”的真实含义,违背了谢付亮先生提出“盲式茶文化”的初衷,同时也忽略了几千年来的茶文化的真实含义。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叶包装  饮茶习惯  安吉白茶  茶文化  铁观音  功效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莫干黄芽是什么茶?茶文化历史
莫干黄芽是什么茶?茶文化历史
普洱茶文化的三大毒瘤是什么
普洱茶文化的三大毒瘤是什么
茶文化是一种懒文化?
茶文化是一种懒文化?
茶宠是一种茶文化信仰?怎样选
茶宠是一种茶文化信仰?怎样选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吗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吗
清代的茶文化:喝茶世俗化,盖
清代的茶文化:喝茶世俗化,盖
茶文化|为什么南方人说喝茶是
茶文化|为什么南方人说喝茶是
茶文化,应该有这些
茶文化,应该有这些
苦涩的茶文化才是生命的本味!
苦涩的茶文化才是生命的本味!
广东为何对普洱茶情有独钟?广
广东为何对普洱茶情有独钟?广
茶文化|茶席上常见到的毛笔只
茶文化|茶席上常见到的毛笔只
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饮茶文化
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饮茶文化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