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进一步盘整,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国内需求偏弱,各传统产业均不同情况遇冷。相比其它农产品行业,茶叶行业调整幅度有限,动力转化过程中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三大需求中,消费增长稳中有忧,投资增速趋缓,出口止跌回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最新调查基础上,结合农业部、统计局、海关总署等政府部门的数据,形成了《2015全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具体如下:
生产情况
1
茶园面积低幅扩大。2015年全国18个产茶省茶园面积共计4316万亩,同比增长175万亩,增长率4.2%;采摘面积3387万亩,同比增加228万亩,增长7.22%。茶园面积与采摘面积均较之去年增长速度放慢。
2
3
茶叶产值中幅增加。全国干毛茶产值1519.2亿元,比上年增加170.1亿元,增值12.6%,较之去年回落6.47个百分点。贵州、四川、浙江和陕西干毛茶产值分别增加49.8亿元、27亿元、18.6亿元和16.5亿元。
4
名优茶产量、产值赶超大宗茶。与2014年不同的是,2015年名优茶在产量、产值双双增长,赶超大宗茶。
5
2014-2015年六大茶类产量占比情况

6
生产水平和效益双提高。 全国茶叶单产水平稳中有升。
4
销售情况
1
内销市场

1.销量平稳增加,茶类份额保持稳定。
2.销售总额有所提升,名优茶效益明显。
3.销售均价略有回调。
4.消费区域继续扩大。
5.消费人群逐步转化。就群体特征而言,男性多于女性,30岁以上群体普及率更高的格局虽然未发生根本变化,但随着茶叶消费格局的调整,便捷性的产品更为白领和高端消费群体所接受,风味属性更为丰富和更具娱乐性的产品组成已经吸引了更多的女性群体和青年消费者尝试茶叶消费。
(1)电商继续快速增长。根据我会对2015年行业百强调查的汇总数据显示:目前90%以上的规模茶企均已开展电子商务,大体采取自营或代理方式。
(3)连锁专卖动态调整。由于企业传统模式发展中的终端成本、人力成本等不断上涨,外之市场需求低迷、电商对线下市场冲击力度不断加大等原因,2015年茶叶企业连锁专卖店进一步调整:一线城市中除老字号企业保持基本稳定外,其余品牌均处于收紧状态;二、三线城市保持稳定略增态势。
(4)商超零售保持稳定。商超零售中的茶叶经营属于卖场的品种需求。在该渠道中,品牌、品种相对固定,购买人群、销售金额相对固定。2015年,商超的系统性及覆盖面的广泛性使商超仍保持稳定发展,其中的茶叶销售从量、价、额等数据指标分析仍与去年持平。
(5)三产服务初现端倪。2015年,在国家对旅游产业出台政策利好的前提下,全国各主要茶叶产区政府、茶叶企业着力发展以茶为主题的观光体验旅游服务,同时以茶馆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重新发力,“茶叶+”的复合型业态茶产业成为新亮点。
2
外销市场
面对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与国产农产品出口普遍下滑的态势,2015年中国茶叶出口表现不俗。
1.数据显示:(1)我国绿茶在出口量和出口额上继续保持绝对的优势地位,且出口数量与占比仍在扩展。(2)红茶和花茶虽然面临着肯尼亚、斯里兰卡、越南等国家的挤压,依然保持增长趋势,还存在小幅上升空间。(3)乌龙茶、普洱茶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传统茶品。(4)人民币贬值对出口形成拉升。
2.在中国茶叶出口总额上升的同时,主要出口国家出口额普遍上升。但应看到,目前主要出口国家和出口额较高国家有不匹配的现象。对非洲的茶叶出口占我茶叶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但非洲消费者购买力低,出口茶叶质量与价格倒挂严重,企业经营艰难。
同时,我国对欧美的茶叶出口量在其总输入量中占比较小。
3.出口均价:2015年,中国绿茶销售均价为3.69美元/千克,同比下降3.4%;红茶销售均价为5.24美元/千克,同比上升40.1%;乌龙茶销售均价为5.50美元/千克,同比下降5.2%;花茶销售均价为8.47美元/千克,同比上升3.9%;普洱茶销售均价为10.42美元/千克,同比下降9.9%。
从目前情况看,虽然出口均价总体有所提高,但仍在中低位徘徊。
4.出口地区在茶叶出口市场中,位居前五位的为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塞内加尔、美国、阿尔及利亚。
5.国内各省出口情况从国内出口份额变化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增长优势明显。
其次是饮茶文化差异。国际市场茶叶消费习惯与中国传统饮法差异较大,饮用红茶是世界茶叶消费传统,全球红茶消费额占茶叶消费总额60%;而中国除红茶外其他种类茶叶的口味和冲泡方式在国际茶叶市场上认知度低,没有产生浓厚的品饮热情。
再次是内外双重挤压。在国内茶叶生产成本、检测费用不断上涨,而国外客户拒绝相应提价,在这种双重挤压下,国内多数出口型企业利润微乎其微甚至难以为继。同时,在国内,由于茶叶产能过剩,国内企业更加关注茶叶出口,国内出口竞争加大;在国外,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越南等产茶国在为谋求国际市场份额,与中国的竞争加剧,国际竞争环境日益严峻。
相关建议
1
适度控制面积,提高单产和品质。
2
大力开拓市场,注重消费群体培养。企业应顺应市场变化,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生产型向营销型转变,适时调整产品品类结构,适当压缩高端礼品茶的生产规模,生产更多亲民、实惠、环保型产品。
3
国家应配套出台相关政策与措施,扶助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及茶品牌、茶产品、茶历史文化宣传;
行业组织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搭建国际产销交流平台,积极应对贸易壁垒、维护产业正当权益,加强国际经贸文化合作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扩大宣传力度,推介诚信企业、优质品牌,树立中国茶叶产业正面形象;
出口企业应密切关注主要进口国和地区的茶叶质量安全标准,重视质量安全,加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力度,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开拓空白区域市场。
4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