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找客户,找用户】
@老茶鬼微刊:没有用户,就没有未来。当前茶企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如何发掘用户的问题。用户与客户虽一字之差,意义大为不同。用户重品饮、品质,客户重投资、升值。用户是产品的真正消费者、体验者,客户则可能是藏家或代理商。找客户跳不出投机思维,无外乎利益捆绑,早已穷途末路。找用户才会重视产品开发,着力重复消费、健康消费,实现良性循环。
【“活着”】
@欧阳道坤:仅仅两天,就有三位茶老板跟我说“活着”,可见茶业寒气逼人。其实,生存与发展,是当下企业面临的两大问题,“活着”是生存压力之下的呐喊,也是给发展留下可能,但是,如果被动的为生存而求生存,那么,生存必定是难解之困,即使勉强活下来,未来的机会可能也与你无关。所以,我们必须以发展的思想和办法求生存。
【收藏应谨慎】
@普洱杂志社:普洱的收藏近年成为大热,天价茶王横空出世,给普洱茶笼罩上一层神秘面纱。其实,普洱茶的收藏并非无迹可循,只要避开以下几个误区,就能事半功倍。 其一:并非年代越久远越好。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在合适的仓储条件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普洱茶品的内质才会越来越好,即所谓的越陈越香。一款茶品如果起初质量就差强人意,存放的再久也很难脱胎换骨。其二:不要仅凭包装来判断茶叶的真伪。市面上有很多貌似古旧的普洱茶,茶饼外的棉纸印着繁体字,纸面也斑驳陈旧,但是价格却相当低廉,很明显违背商品规律。大家可以想象,现在存世又保存完好的普洱老茶饼,一定是数量极其稀少而且价格高昂的。其三:不要迷信所谓的"巨大的投资价值"。值得投资的普洱茶很多,其投资空间却应该理性判断,除了茶饼本身品质的未来发展,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还包括未来的供求关系。
【呵呵】
@茶仙僧:看朋友发来他最新主持的茶节目,里面邀请了嘉宾谈茶气是否真实存在。嘉宾说一次喝到朋友的老茶就感到体热,大冷的天不断脱衣服,脱的只剩下了单衣,还让夫人在旁边扇着风。刚看完节目朋友电话来说:“有好茶下午约。”看了一眼外面大热的天,又看看自己本就单薄的着装,担忧的问:你说的好茶是老茶吗?
【层次感】
@壶说老道:如何理解喝茶会有层次感?茶的内含物在每一泡的析出比例都有所不同,所以喝起来会感觉到有层次,内质丰富的茶体会更明显,一般普洱茶五六泡左右会出现茶峰,此时,叶面打开舒展,析出最好,茶汤饱满厚润,茶力浑厚澎湃,层次感丰富的茶,令人回味无穷。
【争议】
@老聂:没有哪种茶,像普洱这样充满争议:她是绿茶,又是黑茶,还有人说她身在六亲之外。其实普洱是双胞胎:生茶和熟茶。有人喜欢生茶浓烈的滋味;有的人喜欢熟茶温顺的柔情。有人忠实于七子饼的稳定感;有人沉迷于山头茶的造化汤。有人崇拜陈化,有人厌恶湿仓……
【茶语清心】
@红茶文化:茶是筝弦婉过的流音,轻婉细叩,“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用心聆听,潺潺清韵涟漪,缕缕沁香。筝音流婉轻淌心尖,抚一场寂寞的心舞,舞一曲落寞的思绪,茶是一曲静静的心音,茶是心曲逸出最美的悠香,茶是叶落静悄唯美的幽婉。沁于香袅,拥缕悠怀,于茶,轻盈相对,清语相伴。
【静物:玻璃水瓶、银酒杯和水果】
@达闻艺术-印象收藏:法国静物画大师夏尔丹,“静物:玻璃水瓶、银酒杯和水果”,1728年。欣赏他的静物并不需要高深的艺术鉴赏知识,只要用眼睛仔细观察就可以了;近看,画面上只是一些模糊的轮廓和斑驳的色彩,离远些,再远些,物体就越来越清晰,玻璃水瓶晶莹剔透,银酒杯泛着柔和的金属光泽,水果还保持着新鲜的弹性...
【世相】
@界面:【中国人连续第四年成为美国房产最大海外买家】周三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按金额计算,中国买家连续第四年成为美国房产最大的海外买主。在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的一年内,中国人共在美国购置29195套房产,总价值为273亿美元。40%的中国买家在美购房的主要目的是将其用作主要居所,13%是为了方便孩子在美学习。
@大智慧通讯社:庄家是如何给散户下套,句句戳中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