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熟茶越来越得到市场的重视。大约在2年前,我去芳村市场喝茶的时候,一个90年代中期勐海茶厂生产的沱茶(熟茶)市价在500元左右,而同时期的生茶只要仓储没问题的价格在10倍以上。现如今,一些质量上乘的熟茶价格相比2年前贵出不少,这种巨大的变化源自于熟茶市场地位的提高。
普洱茶市场向来是一个由消费者主导的市场,消费者喜欢什么,大大小小的经销商就会折腾什么。最终茶企就会将重心转移到对应的商品上。所以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个情景:茶商推出新品—>消费者尝鲜-->认可/不认可-->消费者认可之后,茶企跟进。
虽然目前市场当中的普洱茶种类不可谓不丰富,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依然不会得到满族。得陇望蜀的心态人人都有,好茶无止境市场也就无止境,关键得看茶企能否准确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以润元昌“春茶发酵”的概念为例,这是一种对喜欢熟茶消费者的心理满足。
普洱茶有生熟之分,熟茶虽然从类别上占据半壁江山,但在产品种类上一直无法与生茶相提并论。在春茶发酵的概念被市场接受之前,市场当中的熟茶产品绝大部分停留在比较低端的层次,如大益7572,虽然经典但很难登大雅之堂。高端熟茶不是没有,价格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又遥不可及,比如以老班章毛茶为原料的“福今小B堆。”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要么因为价格低廉而“拿不出手”,要么因为价格太贵而“拿不出手”,总之就是拿不出手。
我们都知道,原料品质好坏与生产工艺的高低决定普洱茶成品的质量。在过去的市场环境下,高质量的原料做生茶相比做熟茶利润要更高,所以没人会对提高熟茶品质这件事感兴趣。哪怕市场遇冷,大部分茶企还是执着于市场回暖,像润元昌这样的毕竟是少数,另辟蹊径找到了消费者潜在的消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