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界限在哪里

时间:2023-07-13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茶小仙浏览:
对普通的消费者而言,普洱茶总显得高深莫测。很多人没有喝过普洱,但知普洱没有保质期的障碍,越存越香,这种定律的重要佐证之一为部分年份越长的普洱价格越高。 有话语权的人们会力推这一理论,假设一款普洱存了好几十年后不好喝,能有茶叶质量不好和仓储不佳这两个强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对普通的消费者而言,普洱茶总显得高深莫测。很多人没有喝过普洱,但知普洱没有保质期的障碍,越存越香,这种定律的重要佐证之一为部分年份越长的普洱价格越高。
有话语权的人们会力推这一理论,假设一款普洱存了好几十年后不好喝,能有“茶叶质量不好”和“仓储不佳”这两个强有力理由来解释,而且,此言也确实不虚。然而,我们做先决假定:在气候适宜的地方仓储良好、古树茶压制的普洱,它真的越存越香吗?这个“越”,究竟有
没有一个临界让普洱再也“越”不过去?
九十年代台湾普洱蔚然成风时,港商从仓库拉出大批堆积的普洱在台湾市场走俏,湿仓论起暂且不提,普洱越陈越香的特质开始得到普遍的认同和重视。新茶茶汤黄绿,青味重,依据原料不同一些可能有甜香,苦涩兼有很正常。新茶放3年后至10年之间,茶汤微妙地变化着,越见黄红,青味不再那么重,隐约有密香,苦涩感也会减轻。转化出明显效果,大致是10年至20年间,茶汤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黄褪去变红色且显浓稠滑口,青味尽,蜜甜香显,陈香味初现端倪,茶汤苦涩几乎消失,哪怕有也能极快化掉,叶底由黄色变黄带褐。20年之后,可算是转化后期了,茶汤深红,漂亮得如同上好的红酒,果酸味现,陈香十足,无苦涩,汤滑浓入口即化,茶饼黑褐油亮,叶底浅褐色。
 
以上普洱陈化过程在现实中得到过充分的验证,这与普洱受小众关注起到成气候的时间跨度差不多,从这个角度看,普洱确实是越陈越香,魅力十足的。然而,由普洱内质属性决定的普洱收藏价值,让在行业内不少有话语权的人倡言“普洱越陈越香,是一条一直上升的曲线”,有文章出“60-100年普洱老茶期,100年以上处苦茶期,古韵盈然,唇齿留香”。大家心知肚明越陈越香是有个界限的,但没有谁会闲着无事跑出来喊香超过一定时长会微弱至消失。
于是当60年、8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普洱拍出天价时,门外汉的普通消费者会很好奇地问:“几百万的老茶,那得有多好喝啊?”
 
笔者有幸尝过20年、30年甚至60、70年陈期的老茶,中间有的干仓也有湿仓,这里不作干仓湿仓之辩,就仓储良好的前提来看,有二三十年历史的茶是陈香、果香味俱足,汤色红浓如红酒,倒在杯子里泛着美丽的金圈,人喝着也是舒服的,口感和体感都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但要认真去计量茶气,力量上较前期的茶是有削弱的。而六七十年的老茶,哪怕仓储良好,都免不了炭化的状况,陈味十足,又稠又滑,但香气方面除了陈香也会转化出其它木香或是参香之类的香气,但茶气较新茶来说总体还是偏弱的。
 
跨越半世纪以上的老茶拍出天价并非不合理,但绝非是源于它的“越陈越香”,也不是说它有多么多么好喝,而是它身上承载的历史和内涵,品它的时候,品的也是它的历史感赋予的厚重感。精神层次的享受确实难以用金钱来衡量。
笔者相信宇宙万事万物都遵循着某种规律,普洱茶终究是食品,可以食用的东西在自然存放中必然在超过某个时限后会变质。普洱越陈越香不是一个永恒的上扬曲线。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越陈越香  古树茶  普洱茶  陈香味  普洱  古树  收藏  原料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的两大核心价值:越陈越
普洱茶的两大核心价值:越陈越
影响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主要因素
影响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主要因素
普洱茶越陈越香?教你简单判断
普洱茶越陈越香?教你简单判断
普洱茶越陈越香,为什么新茶更
普洱茶越陈越香,为什么新茶更
茶「越陈越香」的科学原理
茶「越陈越香」的科学原理
普洱熟茶的收藏价值探究,老熟
普洱熟茶的收藏价值探究,老熟
普洱茶是否越陈越香,由他们说
普洱茶是否越陈越香,由他们说
普洱茶为什么会越陈越香?它的
普洱茶为什么会越陈越香?它的
为什么自己存的普洱茶不会越陈
为什么自己存的普洱茶不会越陈
什么阶段的普洱茶最好喝?不同
什么阶段的普洱茶最好喝?不同
普洱茶越陈越香,香自哪里?
普洱茶越陈越香,香自哪里?
什么样的茶值得存?越陈越香的
什么样的茶值得存?越陈越香的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