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小小发酵师,业内有种观点,认为发酵非晒青料不可,烘青茶之类的无法发酵。权且不谈烘青发出来的熟茶品质如何,事实上是烘青完全发酵,甚至中小叶种的烘青茶也可以发酵,我试过,很多人也证实过,没问题,事实已经很明了,这个不需要争辩,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为什么烘青茶也可以发酵。
普洱茶渥堆发酵主要是三个作用的结果,微生物作用,酶促作用,湿热作用,这三个作用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其中微生物作用起主导。潮水后茶叶受水,在堆子的渥闷作用下,再加微生物的繁殖增殖放热以及代谢,温度逐渐升高,这体现了湿热作用;而湿热作用提供的温度和水分又方便了微生物的着生和繁殖,微生物自身转化以及产酶(外源酶,下同)对茶叶内含物的催化作用促进了普洱茶的转化;酶促作用中的酶一是来源于微生物作用的酶类(外源酶,同上),因为这些酶类不是来源于茶叶自身,而来自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生,在发酵中起决定性因素,再加茶叶自带残留酶,即“内源酶”(之所以残留是因为在杀青过程中所剩无几),在发酵中起的作用很小。这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推动了发酵的进行。
那么接下来就很好解释了。
但是在阐述渥堆发酵的三个因素中时,湿热作用无关乎原料是否晒青烘青,只要是茶叶潮水渥闷,都会发生湿热作用;微生物产酶以及自身转化,照样不会说晒青就分泌酶类,而烘青就不分泌;对于酶促作用,已经说了,茶叶自带的“内源酶”本就不是主导因素,是微生物产生的酶在起主要作用,由其催化反应内含物,也就是说没有“内源酶”发酵照样可以进行。
从内含物上分析,有人认为烘青的高温因素破坏茶叶内含物的活性,导致发酵转化无法进行,这就杞人忧天了,烘青是利用中高温快速撤去水分,提升香气,依情况持续2到3个小时,只要技术到位,不存在烘焦,烘过头的情况,叶底以及内含物的活性就仍旧在,只是由于高温钝化了酶而缺少了转化反应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