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形大小、叶色深浅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时间:2016-08-08来源:茶友圈 作者: 懂茶帝浏览:
次
前几天,茶友大漠孤烟问懂茶帝:茶叶有大叶种,有小叶种,叶片大小不一样,而且鲜叶的颜色也有深有浅,对茶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吗? 叶形和叶色,这么细微的东西,对茶叶会有影响吗?其实,茶叶鲜叶的叶形和叶色,主要受茶树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特性所决定,也受外界环境
前几天,茶友“大漠孤烟”问懂茶帝:“
茶叶有大叶种,有小叶种,叶片大小不一样,而且鲜叶的颜色也有深有浅,对
茶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吗?”
叶形和叶色,这么细微的东西,对
茶叶会有影响吗?其实,
茶叶鲜叶的叶形和叶色,主要受
茶树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特性所决定,也受外界环境因子和肥培管理等条件影响。它们与化学成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直接影响
茶叶品质,甚至是制茶的种类。今天,小懂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两个重要的因素。
茶树发源于中国西南,之后逐步向沿海以及北方地区扩散。为了适应气候在形态上有所改变,大致形成了越往北叶片越小的规律。
云南大叶种叶形大,
儿茶素含量高;而
龙井叶形小,
儿茶素含量也较低。
所以,一般来说,叶形较大的品种更适宜
制作品质较好的
红茶、
黑茶,而叶形较小的品种,则适宜
制作绿茶。这也应和了我们此前讨论过纬度对
茶叶影响的一个观点:北方多产
绿茶,而南方
红茶较多。
一般而言,浅绿色
茶叶(鲜叶)含水浸出物和
多酚类物质高于深绿色叶;而深绿色叶含氮量比浅绿色多,叶绿素含量高,而
多酚类物质含量低。含氮量的差异主要决定于蛋白质含量的不同。
蛋白质在
茶叶发酵过程中能与一部分
多酚类氧化产物结合成棕色不溶解物,从而使水浸出物含量降低。因此,一般认为,含氮量较低的浅绿色叶有利于提高
红茶品质,适制
红茶。浅绿色叶含有较高的
多酚类物质,能产生红浓的
汤色,明亮的
叶底,
茶汤色、滋味都比深绿色叶好。而且浅绿色叶变红时,色泽几乎能立刻显露出来。
深绿色的叶绿素含量高,
多酚类含量较低,用来
制作绿茶,则绿色掩盖黄色,比较容易具备“三绿”的特点。如用来制
红茶,则干茶色泽青褐,
叶底乌暗。
最后,小懂也想帮大家作个梳理,
制作了一个表格,亲们如果懒得记文字,看这张表格就OK啦!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