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一个茶人的养成

时间:2023-07-18来源:博客 作者:玲儿浏览:
一个茶人的养成是漫长的,首要是技巧的锻炼,透过反复的练习,去丰富味蕾经验。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各自的资质及精进度。 新手虽然技法生涩。手势难掩僵硬,却因对新事物 的好奇,而展现赤子的热诚。充满宗教般纯净的趣味,只有在新手身上才容易看到。或许老练的茶人更改自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一个茶人的养成是漫长的,首要是技巧的锻炼,透过反复的练习,去丰富味蕾经验。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各自的资质及精进度。
  新手虽然技法生涩。手势难掩僵硬,却因对新事物 的好奇,而展现赤子的热诚。充满宗教般纯净的趣味,只有在新手身上才容易看到。或许老练的茶人更改自我警惕,停止在茶席上卖弄知识, 适度地在事茶流程上展现“涩”的阻力,才能避免流尽匠气。
  重视器物,是茶养成的另一阶段。京都高台寺的中野老和尚,曾自嘲是个爱茶碗的老茶人,可以不喝茶,但不能没有茶碗。这种爱器如命最典范的例子,是被誉为日本煎茶道中兴之祖的卖茶翁高游外。他深怕离世后,心爱的茶器会被糟蹋,就筑起一座“茶具冢”将茶具埋葬。一 如林黛玉不忍落花随水飘零,而以绢将花埋入花冢。同样对万物悲悯的胸怀,正是古人寓情于器、借物抒己的自况。
  我尝言“见茶器如见茶人”。即便是个百元,对深谙茶道的主人而言,却是格调的表征,又岂是万两千金可换?因此,有修养的茶客 ,绝不轻易触碰茶席上的道具,更遑论将茶器随便地单手抓起。
  茶人的养成,并非急速特训可一步就位。学茶只有三五载的人,论茶说茶很是踊跃,反倒是老茶人鲜少对外谈茶。曾有同学求知若渴,热衷钻研知识或过度投入装饰茶席,反而远离了茶汤的精神与茶道的本质。
  一些在各自专业领域有着深厚学养的人,把学茶当做生活的修行,不疾不徐,从容地亲近茶事,反倒更快进入“心手闲适”的境界。换言之,适度的企图心,可转为习茶人的动力。先天的悟性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仍可弥补资质的不足。茶人的养成,需要付出努力,但不能太用力。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茶具  茶道  茶席  茶壶  茶人  茶汤  老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人四境你造不
茶人四境你造不
历史著名茶人之陆羽
历史著名茶人之陆羽
老茶人不经意间透露的喝茶秘密
老茶人不经意间透露的喝茶秘密
很多茶人不知道这样做会导致熟
很多茶人不知道这样做会导致熟
为什么武夷茶人总将“水仙”与
为什么武夷茶人总将“水仙”与
历史著名茶人把茶文化传入百姓
历史著名茶人把茶文化传入百姓
关于老白茶--资深茶人的100个
关于老白茶--资深茶人的100个
历史著名茶人欧阳修论茶
历史著名茶人欧阳修论茶
学会品茶专用术语可以晋升为专
学会品茶专用术语可以晋升为专
爱茶人的养生清单
爱茶人的养生清单
对话资深茶人王德露:浅谈永露
对话资深茶人王德露:浅谈永露
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云南茶人
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云南茶人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