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疆说普洱:普洱茶的历史上没有老茶这个概念,1973年熟茶发明之前,普洱茶是滇青类茶叶的统称,散茶叫滇青,紧压塑型的叫青饼、青砖、青沱。民国时期有一些只言片语提及普洱茶储旧以后再销售记录,目的是让茶性没有新茶这么烈,苦涩消退,汤色转红。但是,民国时期也仍然没有老茶、新茶这样的分类,翻遍普洱茶的历史文献也没有。
1990年代中期,普洱茶热逐渐从香港传到台湾,再传回大陆,由于在香港普洱茶只是一种普通饮料,传到台湾则变为文化茶,茶叶扯上了文化的关系,那么,“老”就成为文化包装的一种对象,当然,这样的物质基础是普洱茶具有存放时间越长越好喝的特点。
那么,市场怎么定义老茶呢?
正因为如此,市场关于老茶的说法,实际来源还是在于香港这个区域。比如说大部分茶商采用“十年出仓”这样的工艺,那么,市场往往判断老茶则为“十年即为老茶”。当然,这样的说法不科学,因为通过存放转化普洱青茶,环境的影响往往大过于时间的因素。但是,之前的内地并不消费普洱茶,所以说,老茶十年出仓说是依据香港这样的高温高湿的环境而言的。
而这个说法也直接影响了2004年公布的农业部普洱茶标准,这个标准至今也并没有废止,也被认为是至今为止最准确描述普洱茶的一部法规。其中,在术语和定义一栏对于“熟成”一词的解释为:“熟成是指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及其压制茶在良好贮藏条件下长期贮存(十年以上)或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人工渥堆发酵使茶多酚等生化成分经氧化聚合水解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形成普洱茶特定品质的加工工序。”
这里点明了由晒青绿茶到普洱茶的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存放,二是潮水渥堆,其中存放则点明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演化到市场上,自然就有了十年不成仓,十年不成茶的说法。
所以,以十年以上称为老茶具有一种普遍意义。
当然,另一种说法是茶多酚转化到15%以下,就可以称为普洱茶,或者老茶,那是一种科学上的判定方法,普通消费者则没有这样的手段去实现。
(余下部分省略,详细内容参看即将出版的珍藏版《普洱茶营销》)
【强化个性有余,寻找共性不足】
@欧阳道坤:尊重个性,寻找共性。作为饮品,茶叶正在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和喜爱,犹如咖啡、可乐、啤酒等,也很快被我们中国人接受和喜爱一样,这便是共性。但是,作为精神饮品和文化饮品,中国人喝茶则另有附加价值,我们的问题可能是:强化个性有余,而寻找共性不足。
【柑普茶热】
@安子c峰:大益在做柑普茶,现在不止大益,各个品牌都在尝试去做。我在想,产能能跟上吗,产品质量有保障吗?这种极速扩张基本都是想分杯羹,可是真的能如愿吗,值得关注。不过让人感觉现在的普洱茶跟当时的p2p很像,是错觉吗?
【存茶】
@安安的台湾茶:看别的茶人讲普洱茶讲存茶讲的头头是道:“新茶就是半成品,要二十年才是普洱茶”“古樹茶十餘年即可超越三十年台地茶”,我却是闷头的偷着乐,因为我存十余年的茶已经是奇迹,何必去看十余年的普洱呢。
【生意】
@青菀啊:生意人讲和气生财,这自然是有道理的。伸手不打笑面人,即便你有小失误,只要态度好,人家也肯原谅。这是职业智慧。只不过从我个人角度,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事,就是痛快,赚钱本身也只为痛快服务。所以不太可能事事顺你心意。如果抱了这种心思,我觉得会很惨,一天得哭十八场。有盆友劝我别和顾客论理,生意能做成她说什么都对。我做不到。生意在我看来,最理想的状态是,你正好需要,我可以提供,不重不轻刚刚好。非要找上帝的感觉,那真是走错门啦。痛快的痛死不了。
【入口温度】
@陶和茶:以前自己喝茶也是冲泡出来就把滚烫滚烫的茶汤喝进嘴。现在好了很多,等茶汤凉会再慢慢入口。也不知道那时是为啥那么着急,又没有人和自己抢……有说入口温度最好是45℃,还有60℃,个人觉得更实际的办法是用手去试试:握住杯子,时间稍微长点,有个2、3秒钟,感觉很烫手就再等等(最好是用第二指节的皮肤去判断)……
【茶艺】
@寻茶乐:茶艺不是青春貌美,不是兰花绕指,不是挺得倍儿直端着,而是着重内心的进修,对生活的认真,对茶汤的敬重。其实我想说,从事一种职业,像谈一场恋爱一样:首先要动情,其次要经营。
【闵汶水】
@静清和:茶杯的小型化,乃至工夫茶的形成,我们不应该忘记一个人,他就是明末的大茶人闵汶水。即使是张岱与周亮工,也对其茶品与烹茶技艺推崇备至。闵老子居桃叶渡,这地名也美。明末闵老子在南京桃叶渡,有茶斋名为"花乳斋",经营制作家乡的松萝茶,别裁新制,曲尽旗枪之妙,与俗手迥异,被尊为闵茶。闵在当时为江南当之无愧的茶道大家,连张岱、周亮工,董其昌等均对其倾慕之至,清初俞樾未得一闵茶,而抱憾终生。
【香插】
@厦门自慢堂生活馆:香插作为熏燃线香的工具,因此也五花八门应运而生。各种材质的,各种造型的,其中不乏文雅、有趣、古意的。现如今的香插,比之从前,更显小巧,大小不过一握,大多可随身携带,且兼具赏玩与实用两种价值。
【茶室】
@凡巢一凡:基本搞定,还差些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