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伦敦繁华的牛津街徒步不到十分钟的路程,在一个僻静的街路上有一间茶铺——PostcardTeas。
店内正面墙上嵌挂着一块原木牌匾,上面写着汉字店名:”绘叶书茶铺“。
一辈子的茶伴侣名叫Asako,这个读音可以该当很多汉字,如:朝子、浅子、麻子、阿佐子等。虽然日本“子”很多,但人口却在渐渐减少。
二战后的日本青年人在西洋文化的影响下,名字也流行起以读音来体现自由的洋菲儿来。如同香港人在祖先遗传下来的汉名外,又添加一个爱德华、罗密欧什么的。听起来就使人想到一个拥挤不堪的城市,人们怎么还嫌车不多!
也正因为这些时代情结,在日本看名字便大概能判断出是什么年代出生的。为了不暴露自己的年龄,还有的先代女人特意改名。这个本来就已经排在世界第一的长寿之国,还在用尽方法来延长寿命,搞得连小偷都该叫老偷了。
当我又知道了Asako的爷爷在盛产茶的静冈经营茶园,叔母是表千家的茶道先生这样的经纬时,绘叶书茶铺的来由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西洋文化云遮雾罩下的厚伦敦,若想拨露出这样一片轻盈香醇的“绘叶书”(Ehagaki)来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再与Tea关联起来,就更使人想究茶一下原委。
“绘叶书”是明信片的日语表现。古代日本的贵族雅仕习惯野外游乐,叙茶歌酒,传书递简。用尽了书写的怀纸,便临时摘取梶树叶代替,一时成风。
梶叶硕大,面覆毛绒,可留住墨迹,“叶书”(Hagaki)由此而生。
一纸传书的明信片被雅称为“叶书”,看得出日本人对古昔源于自然的文化多么留恋钟情。后来又夹杂进生动的插图,成为以图为主的“插字明信片”,这便是“绘叶书”的由来。
这个民族热衷起一样流行来就非要究个大小反正颠倒才罢,室町时代的书院茶被搞成“为道具而茶”就是一个恋器忘茶的典型史例。
如今绘叶书已是日本的国民文化。
对一叶的珍稀,既能品味到古人的自然情怀,又能动员手眼身心留住当下。尽管只是掌寸之功,但墨笔、彩笔、钢笔、铅笔……水墨、水彩、漫画、戏画……再下手,内容、空间、手法等构成也必须自己动脑动手完成。最后,还不忘用橡皮刻一个劣等名章来调整构图。
在如今年轻世代握笔的机会越来越少,有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签不好的时代;在如今每个国家都必须开始面对的老年介护中需要研究调动手脚五官以延迟脑残肌衰的时代,如果举国男女老幼哪怕在这样一小块文化田亩上花些余力去打点耕作,飞翔在美丽晴空中的也就不只是永不消失的数码电波了。
人们如今热衷探讨的日本文化中的细节并不止限于精雕细刻的手艺,彻切入微的服务。传输的广泛普及,对应得身心入境也应理解为一种细节的体现。还有使这些文化得以入细入微、长持以久,杜绝短平快面子工程的土壤、背景、环境,也许更值得人们去综合思讨。
Postcard Teas开店伊始时主要销售明信片,后来渐渐的以明信片的顾客为主流销售起茶来。这真是一个好思路。喜欢明信片的人一定都有乡愁情结,自然会用一包远方的香茶传播给更多的同乡恋。
正是这种自信,店里销售的60多种茶都被标注上产地、茶田面积与茶农的名称,这在世界上也是新的尝试,从中看得出店主坚守的是与众不同的经营方式与理念。
这家茶舖还在每周六上午10点到11点由店主开设一个四回一期的茶知识小讲座。虽然每次募集人数只限8人,但只有30多平米的店空间已经全部付出了。
儿子在牛津开咖啡屋的一位中年妇女;
一位美国口音浓重、对茶非常热心的中年女性;
从美国来伦敦短期留学边工作的一位印度籍的女性;
还有一位是专门为我作伦敦茶情取材的从日本来的80后女孩。
但是如同观赏艺术,要以最好的作品来养眼才能磨练出辨别高低真伪的能力。所以需要去大英博物馆、卢浮宫,还要去大陆及台湾的故宫。茶,也要品味上好的品种才能使舌尖成为达人的舞台。
这家茶铺的包装已经有自己的品牌特色,不追求奢华,只在同一尺寸的铝茶筒表面分别贴上不同茶叶的印刷纸标签,体现出简洁轻快的时代气质。如果想奢侈一下,也有稳重的铜制茶筒。
参加讲座的一位较熟悉茶的女士在品饮过富士煎茶后提问到:“在超市购买的绿茶喝起来为什么使人感到比这里的茶要多些苦涩?”
Timothy不愧在茶汤里浸泡了近30年,对此问给予三个明了的回答:
1、也许水温不正确。这里的煎茶用的是70度水温。
2、价格低的茶,品质也相应的降低。
3、袋包装茶叶加工得比较碎,苦涩味也就相应的容易出来。
据电视台的调查表明,英国人泡茶时间从20秒到5分钟不等。水温、时间都是决定茶水品味的要素,很多西方人对此并不懂或不在意。特别是如果将红茶混同于咖啡饮料来对待,那结果会很惨。
店主又取出一听用100年以上树龄的茶叶加工的乌龙茶,在慢慢浸泡出令人飘然忘我的金黄琥珀色香时又就势介绍到:在中国,现存最古的茶树甚至有300年树龄,但仅有6棵,现在已经不采茶叶了。只是每年为了维持需要适当的剪枝。
2008年北京奥运组委会向金牌获得者们赠送了这6棵茶树采摘下的茶叶,以体现中国的古老文化特色。据说每20克就要2200美元左右。
这些信息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是否真实还待核对。但对亚洲的茶能够作到如此详细的介绍,是否预示着伦敦已经从红茶时代转向绿茶甚至多茶时代?
现代年轻人追尚的饮料特征除清脑宜肠健身外还有即时愉快的口感,这显然也涉及到温度、器具及饮用方式。茶饮要突破时代的障蔽显然要面对这些需求。
现代流行的袋装泡茶混入的是各种植物、果物甚至树木粉末,在形态、内容及功能上已经远远超出了茶叶的传统概念。
在这样的大趋势中,Postcard Teas在伦敦这个新古同居的现代都市还坚守着东方的文化样态,20多年间居然没有被牛津街流淌过来的世界潮流所冲刷、浸染。尽管是因为有一个Asako作为精神砥柱,但店主由衷的东方情热还是值得钦佩的。
坚守也好,冲浪也好,在时代面前如何做自己,这点,商业同文化艺术需要一样的灵魂。
相信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茶本身,而是茶的周边、远近、过去和未来,更有鲜活的目下春秋。
这个茶舖还承担向世界各地邮送所销售的茶叶,如果收不到,还可以免费重邮。
我也曾收到过从这家绘叶书茶铺寄来的茶叶。外包装是标准明信片尺寸的100枚装牛皮纸盒,也许为了使人勾起一种久远的、淳朴中略带奢华的记忆,反面还贴着印有上个世纪风貌的伦敦贵妇人饮午后红茶的绘画明信片。里面盛装着的是100克采集于印度及尼泊尔两国位于喜马拉雅山麓茶园的茶叶加工的混合红茶。
从Postcard Teas寄来的茶
虽然与甘醇润厚的祁门红茶相比我还不甚习惯这种茶的味道,但在英国却作为正宗的午后红茶被人珍重。
17世纪,茶叶以金银之贵被西方列强从亚洲远渡重洋运到欧洲。如今,通过一种温和平易的方式从欧洲再寄往世界各地,传达着新时代的人文信息。这种文化的回流已经成为今天的一种世界性趋势,在茶中,我也品味到这种混合的风味。
欧洲人自古爱用香水,通常以三段的方式从1到100做出香味特征的评价。
1、最上层为Top香型,位于1-14区间。是在使用香水后马上可以感受到的最初的香味。这种香水酒精度高,香精量低,挥发速度快。
比喻为茶,可以归结到闻香的阶段。香型近似柑橘类以及姜等的味道。
2、中间层次的Middle香型,评价在15-60区间。是在使用2分钟到1小时之后才呈现出的香味。以香草、玫瑰香型为多。
3、在使用30分钟以后才呈现的香味,可以延续24小时,被称为Base香型。位于评价的61-100区间。
欧洲评价香水味道的三段式
Postcard Teas对茶的香韵如同欧洲人对香水一样情有独钟,这体现在店主Timothy将对香水文化的理解通过自己开发的茶道具反映出它们的共性点。
能够针对每一种道具从品茶的角度给予专业性的说明,使消费者能够从造型、材质等要素中得到对茶的认知,不将说明权委托给别人,自己作专家,这并不是每一家茶铺都能够做得到的。
Postcard Teas的茶具 顺序为闻香杯 绿茶杯 红茶杯
我们试从下面几款茶道具的造型设计体会一下Postcard Teas对茶的理解。
1、红茶杯
杯底部圆滑的曲线连接着丛深直爽的杯壁,会使红茶深深的余韵毫无阻碍的抒发而上,使人可以从大开的杯口尽情陶醉到茶的芳香。这相当于香水的Middle香型
2、闻香杯
与中国茶具中精巧的闻香杯比较起来简直就如同痰盂,哪怕以西洋人高马大为理由也不成比例。看来只有东方文化才懂得在点点滴滴中品味,也许自古习惯了观音菩萨用柳枝挥洒到人间的丝丝甘露。
闻香杯的造型设计如同郁金香,略微收紧的口颈会使热量保持相对长久,浓缩的香气会蒸发般一气涌出杯口,使人嗅感到如同香水般绝妙甘甜的第一道茶香。
3、绿茶杯
缓慢弯曲的杯口会使饮茶人在圆滑的口感中品味到层次丰富而且长久的后味。相当于持久溢发的后延性香水香型。
唯爱茶,才会深究其无穷的原委,才会绚烂其无限的可能,也会通过茶将透明深厚的爱熏染给他人。
Postcard Teas通过叶绘书将对茶的爱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也使我在茶的源头感受到回流中的温情。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