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富的物质基础
人们对于普洱茶生茶耐存放的特性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现过程。早期的云南茶叶出口到香港、东南亚地区时,人们对于其浓醇的口感接受度不高。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来自云南的茶叶经过几年的放置以后,味道反而顺口了许多,于是逐渐养成了把云南茶叶放置几年再喝的习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茶叶的认知不断深入。通过技术检测,人们发现,云南大叶种茶的内含物较其他中小叶种的茶叶更加丰富,尤其是茶多酚类物质,占到了干毛茶物质总量的30%左右,这是其他茶类所无法比拟的。因而,普洱生茶耐存放的物质是相对富足的,有充足的物质可以在后期存放的过程中不断被消耗,从而形成新的变化。
实际上,普洱生茶在杀青环节,对于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虽然锅温或机械温度可以达到200℃-300℃,具备瞬间钝化酶活性的能力,但普洱生茶在杀青环节,通过抖、闷结合的方式,让茶叶表层温度控制在70℃左右,即达到了杀青的目的,又最大限度保留了酶的活性,为茶叶的后期变化保留了充足的活性。
后期存放过程的特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