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度一:纯料与拼配。相对纯,绝对拼的概念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纯料茶与拼配茶,从工艺角度上来看是两个极端。这种极端,制茶工艺发生了两级分化,纯料茶小量,做工大部分都是人工制作,拼配茶大量,做工大部分都是机械制作。人工和机械制作,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品质的把控。人工制作想稳定工艺是很难的,机械制作想稳定工艺相对不难,但要对机械的操控很熟练。
维度二:制茶过程中的茶叶发酵度。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制前发酵、发酵程度、后发酵等等之类的词汇。在现在的普洱茶制茶工艺中,普洱茶制成前发酵和制成后发酵是两个极端。目前,这两种发酵方式之中,又有着一个发酵度的轻重问题。制前发酵过度的茶叶,生产成产品后只会越存放滋味越淡。
在普洱茶工艺飞速发展的这几十年中,普洱茶工艺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几乎被大家漠视。这也是如今普洱茶品质和滋味趋同质化很严重,而生产企业和小作坊,茶农都没办法使普洱茶品质进化的原因。我不会告诉你,其实从2000零几年开始,普洱茶的品质和工艺就已经达到顶顶了。那么,这些年说的普洱茶行业工艺的进步,也就是在原料处理中精制化,在成品生产中发酵度把握成功性提升了。这些只能说是工艺改良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