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情况而言,茶,属于饮品,对于多数人来说茶作为日常饮品的一个类别,是有广泛认知的。从这一点上看台地熟茶胜于古树熟茶(注:这里所指熟茶均为熟茶毛茶,并非成品熟茶产品),然而这并非是个人的一家之言,荣获普洱茶终生成就大奖的普洱熟茶之父邹炳良老先生也认为,从数量、产量、成品质量考量,台地茶较古树茶有明显优势,著名普洱茶发酵专家陈杰在同样的问题上也偏向于台地茶胜出,鉴于他制作的山头古树熟茶较多,可知他的言论是最为中肯和客观的,虽然他在不断实验,不断发酵,寻求古树熟胜过台地熟的诀窍。
原料均匀度要较为一致,其中包括原料老嫩、条索、净度,粗细、长短等;揉捻成紧条,需紧实;渥堆规模大,适于人工操作,也即原料的一致性和标准化要提高,因为相对于生茶,熟茶诞生的时间很晚,它是工业时代的产物。
从均匀度的角出发,如果原料选用不均,发酵出来的熟茶就像夹生饭一样,或会碳化,或红褐,或泛青,这就涉及到发酵梯次的问题,嫩度不一发酵先后不一,依嫩度的逐渐提高,木质化茶梗最先发酵完毕,嫩芽最后完成,粗细不同、长短、条索不同发酵效果和周期也不一致,这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叶底杂乱,香气低沉、异味杂味,滋味不纯,堆味明显,一款熟茶如果散茶均匀度很差的话,那滋味绝不会好到哪里去,就算是拼配,也要考虑外形和内质的一致,不会乌七八糟一把抓。台地茶可以实现科学管理,分级采摘,机械作业,可以保证均匀性的大体一致,而古树茶直到现在混采情况已然严重,甚至大小树古树混采,即使是分级采,不仅数量上没有保证,不能大规模的渥堆,均匀性也不能和台地茶比较,上述缺陷出现的概率就大了很多了。
从条索来看,紧条茶不仅发酵难度小,吸水性不错,品质也强过泡条茶,紧条茶叶表层被破坏,不但有利于内含物的析出,也方便微生物的进入,缩短发酵周期,降低损耗;而泡条茶则会增加微生物进入茶叶内部的难度,发酵缓慢,损耗通常会比紧条高出20%,过长的发酵周期会致使茶叶长期与水分接触而致使茶叶大面积软烂甚至腐败,产生堆腐味。台地茶成本低,机械化揉捻更容易形成紧条,古树茶泡条居多,泡条茶在初制中损耗小,在晒干的过程中减重也不明显,而为了保证后期的转化,揉捻度也越来越轻,而一旦揉捻加重,不仅损耗大,还会减重5%以上,这对于还要发酵的古树熟茶来说,实在太不划算了,茶农只管卖茶,至于后面发酵的损耗管他何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