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冬,乘着师父来沪的难得机会,我带去了数种朋友们给的茶样请师父指点品鉴,其中有一款来自武夷山的野茶,我无论怎么泡都是苦涩无比,请师父泡了一壶,他用自制的侧把壶撞茶后快冲快泡几道茶汤分给我们品尝,还是有一个苦底,但味道却清香雅致,师父说:“这确实是野茶,而且是苦茶,很寒,最好在春夏之交时拼配着喝。”
“为什么这茶特别苦呢?这是品种的差异,一般灌木茶焙火后苦在干茎上,所以有些细心的茶人会在泡茶前把茶中的枝干拣选出来,但若是古树乔木茶则不能一概而论,多数古树茶的肉质茎就是以甜为主,不过若制作工艺有问题也会苦。
《茶经》里说:‘茶,味至寒,为饮最宜。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但若是‘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则成疾矣’。中国文化是很严谨的,《茶经》之所以称之为‘经’,绝不是虚名浪得,其中所言句句不虚,只不过随着茶叶冲泡方式的变化,后面的篇章对现在来说意义不像针对烹茶法那么大了。”
席间来自武汉的朋友博健兄感慨说:“品道长一席茶下来,才发现原来我们认识上一直都存在一个误区,通常会认为茶一定是能泡的遍数越多才是好茶,其实这次席上我们每壶茶都基本仅喝两三泡而已。”师父接话道:“我们喝茶就是要喝茶之精华,卢仝的《七碗茶歌》也说七碗喝不得也啊。一般绿茶两三泡,岩茶七泡有余香,那不过是余香了,好的普洱茶也可以泡几十泡没问题,但在茶席上只要它那精华的几泡足矣。”
师父继续引用《七碗茶歌》说:“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从第五碗开始,品茶的感觉已从人间升华到仙境了,宋代诗人杨万里也说:“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品茶之乐若仅为灌一肚子黄汤,那千年来的文人所乐道的“品茗之乐”岂不荒唐?
对于鉴茶之优劣,师父特别提到陆羽《茶经》和赵佶的《大观茶论》。《茶经》开篇即道:“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原注: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
“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特别是后面这句“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这也就是为何反复强调要知道自己所饮之茶的清楚来源——并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喝的啊!
如今在茶叶的产量有限而需求量巨大的前提下,经过茶城以及各级商贩的数道周转谁能确知到了你手中的茶是采自“阳崖阴林”还是“阴山坡谷”呢?我们又该如何提前防范阴山坡谷的茶使人生发瘕瘿肿痛,不让劣质茶伤害身体呢?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