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以“京津冀协同化背景下的三地茶馆协作构想”为主题的第五届京津冀茶馆经济协同化合作论坛在河北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来自京津冀的30余家茶馆代表们分别介绍了自己茶馆的经营发展情况,这其中包括转型探索中的迷茫和疑惑,也有结合自身特点凝练的成功经验。茶周刊小编特摘录茶馆代表的发言。
唐波
北京老舍茶馆总经理
用差异化覆盖多元化
老舍茶馆从一个传统茶馆,到制定出一个多元化、联合化的全国性布局,也经历了三年的努力摸索。作为一个地标性的城市旅游名片和文化招牌,2014年老舍茶馆重新定位,将更多发力在文化综合运营而不是茶品上。在这一方向下,公司业务分为三个主要版块:连锁店运营、演艺公司运营、产品运营。
老舍茶馆尽管特色旗舰店在北京,但将目光瞄向全国,现在除北京外,在其他城市还有四家分店,并打造为一个老舍茶馆标准。演艺方面,老舍茶馆包揽演出经纪,成立了一个专业的团队;演出票务方面参考行业标准,并保持了一个持续上升的状态;除北京外,在安徽蚌埠也设立了剧院。茶社茶馆旗下产品包括茶叶、茶食品和茶人服。
今天的老舍茶馆融合传统结合现代,用差异化覆盖多元化。北京总店树立品牌做文化导向,各个标准分店延伸网络重在服务,旗舰店突出时尚感,重在消费体验,茶食茶饮店着力打造产品,黏合顾客。每一家店的功能设置都充分结合地域特点,让商业和城市文化融会贯通,业务核心层汇聚人气提升竞争力,衍生层提高盈利能力,辐射层提亮品牌,让利润增值。
王存国
天津中华花戏楼总经理
文创行业的茶文化机遇
中华花戏楼是一座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茶楼,其将书画名作、古玩珍品、古典家具、古典建筑与苏州评弹、琵琶古筝、昆曲等传统曲艺融为一体。
中华花戏楼布置优雅,格局科学合理。在空间的安排上,一楼由演艺亭、长廊、半开放隔间组成,让经典的轻唱、悦耳的古筝与幽静的茶香充满每寸空间;二楼为包房,按照中国汉唐风格装饰布置,品茶之余可尽享美食。在室内布置上,茶楼以大气磅礴、极尽奢华的中国古典宫廷风格为主,适当融入色彩变化,在感觉上创意,在服务上创新。
天津现在有很多文创园区,其中包含一些茶文化元素,文创企业将茶利用起来,并与其他内容相融合,形成全新的特色。
桂树林
河北张家口桂府茶楼总经理
桂府茶楼做的就是“玩”
“转型”两个字是最近大家口中常说的一个词,但转型了未必会更好,这让很多商家犯难。
桂府茶楼在2014年,也冒险地开始大刀阔斧改革,把其中一个茶楼改造成文化体验中心,专门办茶会。茶会锁定人群是中高端人士,他们在茶楼里需要做的就是“玩”,这是桂府的独家特色。
茶楼每周三、五、六、日都开设有主题的茶会,请专业老师来上课,比如沙画、编程、手鼓、摄影等等。茶友课后感觉意犹未尽,每一次学习都有提升,渐渐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茶文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最后这些茶友们主动办茶楼会员卡,预存上万元。这个“玩”中,包含有实力有兴趣的茶友和选择较宽泛、健康快乐的项目活动。这不是单纯金钱的消费,茶友普遍反映,大家的自我价值、幸福指数、创新能力都提高了,不但感动了自己也感染了其他人。
然而这还不算完,茶楼还为每一个兴趣组的茶友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的机会,比如大型晚会的舞台。这样激发茶友的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王乾宇
北京茗香茶楼总经理
从为什么开始
创新是转型的要求,要做出颠覆性的转变,也就是要弄清茶馆经营的商业本质,回归到它特有的商业逻辑上。这里需要先弄清楚茶馆的商业模式。这其中分为两种,一个是“copy to China”模式,但国外没有同类型的商业实体可借鉴;还有一个是“跨行业复制”,需要找到两个领域的共性和个性,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作为茶馆经理人,我们应该从原点出发在审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开茶馆?这是我的志向吗?这样会为茶馆和社会带来什么好处?清晰的“为什么”助于启发人们的灵感和热情,从而拥有别人无法复制的竞争力。
茶馆如果要重生,我们要从产业链上再思考,做战略定位,主要以“从为什么开始”为方法,做定位,做商业模式,关注利润池的建立。
黄昭
天津满园香茶艺馆经理
小面积茶馆今后大行其道
黄昭认为,未来茶馆在规模发展上有两种趋势,小面积的茶空间会大行其道,它们以修身养性为主,氛围简约,硬件一流,人性化服务。而有特色的大型茶馆依托着独家项目也会有一定的发展。
茶馆功能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消费者可以在茶馆休闲娱乐、会友、会议商洽、购物,同时参加各种主题茶会。茶会现在是很多茶馆的必备项目,以会为载体,展示音乐、美术、文学等各种艺术的大成之美。
茶馆文化将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涵,和社区文化紧密相连,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还体现在对文化韵味的越发注重,无论是从装修风格,茶艺表演,都有文化气息。
李春兰
河北秦皇岛半亩茶园总经理
从高端回归生活
茶馆在秦皇岛这座旅游城市本应算有发展的行业,然而事与愿违。尽管半亩茶园在当时算是第一波很有规模的茶馆,但大部分人认为茶馆就是打牌、娱乐、谈事、交流的地方,意识不到茶馆的茶文化气息。当时的经营经验是,市场流行什么茶馆就卖什么,没有准则。而且消费者有一个误区,认为便宜的茶就不好,茶馆也只能随波逐流。
半亩茶园不甘心这样,一直保持一个努力学习的状态,摸索经验。随着市场逐步转好,经营收入也有所起色,茶馆经营也达到了门庭若市,收入从原来一个月几千元收入做到每年三百多万的收入,付出了的艰辛得到了回报。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八项规定的出台,市场开始呼吁向健康消费转型,原先的高端礼品茶开始滞销。于是茶馆又开始了第二次探索,振奋起来,重新寻找定位,开始发力做培训、学习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茶、了解茶文化,不要把茶看得“高大上”,相反它是贴近我们生活的饮品。
王晓芳
北京王府茶楼总经理
利国利民的茶文化
王府茶楼如今有四家店,茶馆一直努力践行利国利民的茶文化之路。通过对茶礼仪和茶文化的理解,形成了完整的一套茶仪标准。在过去的十余年间,王府茶楼共同培养了来自全国19个省份的640名茶艺师,为国家级外事活动提供了400多场茶艺服务和演出,培训了2300名国家军官,为我国驻派外国官员及家人做了数十期传统茶文化的培训课,为一些大学也开设了茶文化的交流讲座。
为了可以帮助更多的茶企、茶人、茶农,茶楼还在今年9月成立了一个中国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茶叶分会,并计划在11月底举办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得到了来自一些国家单位和行业组织的支持。会上,计划邀请一批零售业的企业家和工商界人士,新媒体红号创始人等等,大家聚在一起,一起解决茶行业的问题,促进行业的进步。
张永丰
天津真诚茶舍总经理
永不落伍的时尚
真诚茶舍的卖场由三大空间构成。
第二,茶聚空间。对于现代人来说,茶是一种健康的饮品,也是一种精神饮品。茶作为一种具有精神符号和精神内涵的媒介,在联络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茶舍也为那些在压力山大的社会竞争中需要重新充电并修复心灵的人们,提供了安静而又舒适的品饮环境和休憩空间。
第三、文化空间。教育、培训、会议、商业谈判等商业运营模式与茶艺、香艺、国学、文人墨客等雅集活动相结合,为茶舍带来部分隐形消费空间的可能。
利润来源于真诚的口碑,靠的是匠人精神,货真价实的产品,它们是永不落伍的时尚,是茶馆的立足之本。
郭耿珠
河北石家庄悠哉茶道总经理
始于利,终不止于利
茶馆员工的稳定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需要去拓展的领域,而这些领域离不开的就是人。“想他人之所想”,始于事,终不止于事,始于利,终不止于利。悠哉茶道注重员工和团队的学习力,根据不同的特长,外派去学习。还邀请老师来悠哉做企业培训。悠哉茶学馆就是在人员智力储备到一定阶段诞生的,这就是员工成长的反哺作用。
茶馆专业的重要性。随着茶文化的兴起,真正懂茶的人越来越多,以前那些不懂茶的人也可以将茶叶销售得很好的例子会越来越少,以故事吸引人的时代过去了,大家关注的不是故事,而是实实在在地品鉴。所以,产品要过硬。
茶文化推广活动的举办对企业品牌的助力。可以充分利用茶馆包容性、自由性、休闲性的特点,依托茶馆所具有的强大社交功能,逐步实现对各社会层面的不同细分群体的广域覆盖。悠哉组织各种公益性的茶文化推广活动,不但打通了居民参与的渠道,传播主流价值思想,助推茶文化,同时打出品牌概念。
李丽琳
北京惠量小院惠量创文运营总监
打造消费文化的地方
惠量小院旨在将小院变成“消费文化的地方”,线上活动发布、线下活动执行,为各种群体提供交流传统文化、分享兴趣课程,让参会者享受生活乐趣。于是在这个不足200平米空间内,各类人士都可发起并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内容涵盖各类中国茶文化,而参加活动只要30元即可。
顺着这个思路,2014年惠量小院团队又发起了“青年茶人计划”微信群系,线上聚集茶人资源,线下聚焦茶会落地。群内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己组织各种主题茶会,很快群系迅速衍生出数百个群,每个群每天都有茶会产生,由此慢慢形成了一个“互联网社区”,承办活动的茶馆被称为“青年茶人之家”,参与的人被称为“青年茶人”。“青年茶人计划”有一个“个十百千万”——460“个”品牌茶会,特色“十”方茶席,“百”家茶品牌线上推广,“千”人隔空联动品茶创造营销事件,“万”里茶会。
2015年,惠量小院着力打造社群书院;2016年,开始利用社群资源对接品牌,由品牌分担活动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