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熟知的六大茶类中,绿茶、黄茶、红茶,通常采摘较细嫩的原料,因而在成品中较少见到茶梗的存在。而乌龙茶、黑茶以及普洱茶对原料的成熟度有一定的要求,因而成品中常见到茶梗的存在。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茶叶的含梗量对普洱茶后期陈化的相关影响。
对于喝惯了绿茶、尤其是名优绿茶的茶友们来说,茶梗的存在是不被待见的,会被理解成是茶叶品质较差的表现。而在普洱茶感官审评的标准中,二级普洱茶会含有少量嫩梗,四、六、八级的普洱茶中,含梗量会依次递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含梗量是判断普洱茶等级的重要标准
史上,主要销往东南亚、西藏以及新疆等地区的普洱茶,在原料的采摘标准方面要求较低,通常以一芽三四叶为主,含有一定量的茶梗和粗老叶。但恰恰因为这些茶梗的存在,使得普洱茶在后期存放的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变化。
茶梗所具备的物质基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