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研究 > 普洱茶口感研究 >

喝茶喝出“水味”何解

时间:2023-11-28 14:09来源: 茶的故事 作者: 杯小茶浏览:
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有时候会喝到一些不好的味道,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是不是我买到了品质不好的茶? 还是我品茶水平有待提高? 还是说我泡茶没有泡好? 比如大家常说的水味,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关于品茶的方法和要点之前已经说了很多,今天杯小茶就针对这一
普洱茶
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有时候会喝到一些“不好的味道”,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是不是我买到了品质不好的
还是我品茶水平有待提高?
还是说我泡茶没有泡好?
比如大家常说的“水味”,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关于品茶的方法和要点之前已经说了很多,今天杯小茶就针对这一点深入解读一下。
 
< 水味怎么理解?>
水味不就是水的味道嘛?可是水是无色无味的呀!
水的确是无味的,但是我们喝水就知道这是水的味道,是一种辨识度比较高的一种感官特征,也有人把它理解为是一种水的淡腥味,当然这与水的品质也有关系。
水味普遍被理解为“茶水分离”的口感(而不是一种味道),与“茶味变淡”有着本质差别。
打个比方,糖是可以溶到水里的,我们喝糖水的时候会觉得“这就是糖水的味道”,即使是很淡的糖水,也只会说“甜味很淡”,而不是说“喝出了水味”。但油与水就不融合,试想油与水搅拌在一起,喝起来水味与油味就是分离的,不协调的。
“水味”与“变淡”不一样。有的茶即使泡了很多泡淡下来了,仍然感觉茶水融合得很好,喝起来还是“有味道”的。而有的茶一开始或者几泡后就感觉很“寡”。
 
水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现在就回到了我们文章开头的几个问题,出现“水味”的时候,到底是茶本身质量不好,还是自己品茶水平不够,还是自己泡茶的问题?答案是都有可能,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几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泡茶的水质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水质较差的水源,含有较多的金属离子,或含有消毒剂等,与茶浸出物的融合度不好,甚至有一些异味,在品茶的时候常常让人感觉“有水味”,实质是茶水不融合。
 
茶本身的品质
茶叶里含有丰富的物质,当茶叶泡在水里时,能溶解的物质便会浸出,形成了茶汤的颜色、香气、滋味等。浸出的物质总量多,茶味就会浓,但如果浸出物质的成分比例失调,造成茶汤滋味的偏差,茶与水的融合度不好,即使味浓也会出现茶水分离的味道。简而言之,就是浓≠没水味,淡≠有水味。
在一些高级绿茶中,常常有人形容为“无味乃至味”“真水无香”等等,听起来似乎很玄乎,但还是说明了一些高品质的茶在极淡的时候,也是“淡而有味”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散茶刚压制成紧压茶之后,新茶的滋味协调度较差,一般经过适度的存放后品质会好很多,也相对不容易出现水味。
 
品茶的技巧
品茶者是否具有一定的判断力,去分辨“茶味变淡”和“茶水分离”的区别。当然也需要长期的品茶经验积累,对比记忆一些细微的感受。大多数人品茶,只能根据个人感受表达“这个茶好不好喝”,却“说不出好或不好在哪里”。
其实,滋味、香气等难以描述的感觉往往是混合型的,想要深刻理解,还是得把里面的每一种感受分离开来体会,了解形成的原理是什么,对我们品茶水平的提高才有帮助。
比如我们要从一杯茶的整体滋味中把水味单独分离出来,那我们就要刻意撇开甜味、苦涩味等等的影响,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感受水味上,最后再综合起来,这样才能一点一点把茶喝清楚。
 
泡茶的前两泡至关重要,要是没有泡好,接下去也很难逆转茶汤的品质。水味出现与否,跟冲泡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如果一开始使用的水温过高、浸泡时间过长,茶中物质浸出过快过多,可能会导致接下去的一泡茶落差太大。
如果润茶没有充分,茶条还是比较干硬未舒展的状态,接下去的冲泡可能会出现水味较重的情况。
如果使用的水温较低,冲泡手法又过于轻柔,茶中的有效物质浸出不充分,或浸出物质的比例失调,也可能会出现茶水分离的寡味。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泡茶的方法 茶汤滋味 普洱茶 紧压茶 喝茶 普洱 茶叶 水质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白天什么时候喝茶最好
白天什么时候喝茶最好
总结下喝茶到底有哪些禁忌
总结下喝茶到底有哪些禁忌
中国各地喝茶习俗大盘点
中国各地喝茶习俗大盘点
喝茶从佛性顿悟说到禅茶
喝茶从佛性顿悟说到禅茶
聊聊中国的茶文化:“喝茶”还
聊聊中国的茶文化:“喝茶”还
喝茶聊天:重庆茶博会走一走
喝茶聊天:重庆茶博会走一走
喝茶:这么慢那么美
喝茶:这么慢那么美
突然想念那年那月那日一起喝茶
突然想念那年那月那日一起喝茶
北京老炮儿为什么改不了喝茶的
北京老炮儿为什么改不了喝茶的
喝茶养生贵在坚持
喝茶养生贵在坚持
你言藏茶需防光 我道天晴好喝
你言藏茶需防光 我道天晴好喝
请你喝茶能给予的最大诚意
请你喝茶能给予的最大诚意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