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研究 > 普洱茶口感研究 >

茶汤温度与茶口感之间的秘密

时间:2023-12-12 09:44来源:尔雅茶社 作者:佚名浏览:
茶汤的温度与口感有极大的关联性,不同的茶汤温度对品饮者的品饮感受来说也会不尽相同。作为一名优秀的茶师,不仅要能将会一杯茶冲泡到最好的状态,同时要保证让品饮者能在茶汤香气、滋味最好的时刻感受到茶之美。
普洱茶
茶汤的温度与口感有极大的关联性,不同的茶汤温度对品饮者的品饮感受来说也会不尽相同。作为一名优秀的师,不仅要能将会一杯冲泡到最好的状态,同时要保证让品饮者能在茶汤香气、滋味最好的时刻感受到茶之美。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茶汤温度与口感的关系”,来源自蔡荣章的书籍《茶道入门——泡茶篇》,文中提出了六点,有很高的借鉴、学习意义,分享给大家。
1、香气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
一般说来,茶汤的温度高时,香气比较活泼,所以无论欣赏干茶的香。或是浸泡之后欣赏“叶底”的香,或者茶汤表面散发出来的香,都要趁热闻之。但由于组成香气的成分太多、太复杂,有些香气在高温的时候挥发得最旺盛,或表现得最叫人喜欢,有些香气则要在温度稍降后表现最好。
 
2、香的含量与组合
香的含量多时,挥发的延续性比较长;香的组合完整时,闻起来比较立体感。茶香在不同的温度下,还会显现不同的类型,这也提供茶质量鉴定的重要参考数据,有人说:冷了还香的茶,是好茶
 
3、最佳的赏香时机
但由不同茶类有其应有的特质,也就是应有其特有的香气成分才对。所以有些茶在稍微烫嘴的温度下提供最佳的赏香时机如冻顶、铁观音、水仙等;有些茶则在适口的温度下表现得最好,如白毫乌龙、白毫银针白牡丹等,遇到汤温稍降反而讨好时,茶泡好时,稍等片刻再泡给人喝,或倒入杯中稍等片刻才端给客人,这时的杯子与茶盅就不要烫杯或者“温盅”了。
 
4、口腔内的赏香
茶香在口腔内还要与“茶味”再次被享用的,如果把香气排除在外,茶汤就没那么好喝了。茶香在口腔内的感受部位偏向于上颚,所以香气含量多的茶,茶汤咽下后,上颚的感受会存续很久。
                   
5、苦涩味与温度
至于茶味部分,苦涩味被感受的强弱与汤温的高低成反比,也就是温度高时苦涩味在感受上比较不那么强烈,所以苦涩味强的茶要趁热喝。有些差的苦味较强,若属品种或茶性使然,其感受部位是偏向于上颚;若属原料制作不良造成,其感受部位是在喉头。前者会比较快速转化而消失,后者会迟迟不散。
 
6、甘味与温度
当苦味减弱后,甘味会显现出来,就是所谓的回甘喉韵。甘味在温度稍降后反而感觉清楚,所以苦涩味强时,甘味往往不易察觉,多泡几道,让苦涩味转弱后,即使汤温降低,甘味反而容易显现出来。
理论只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的意义,更多细节的把握还是需要茶师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练习,不断地感知温度变化对香气和滋味变化的影响。随着对温度变化对滋味的影响的了解,你在给别人泡茶或者自己品鉴茶的时候,才能充分感受到这款茶的韵味。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白毫银针 白牡丹 普洱茶 铁观音 普洱 好茶 原料 茶道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汤很浓但不一定厚,举2个例
茶汤很浓但不一定厚,举2个例
能不能根据茶汤判断所泡茶叶的
能不能根据茶汤判断所泡茶叶的
同庆号圆茶:清末国宝级百年普
同庆号圆茶:清末国宝级百年普
茶汤中的“色”究竟是什么呢?
茶汤中的“色”究竟是什么呢?
普洱茶茶汤粘稠感不够,该如何
普洱茶茶汤粘稠感不够,该如何
普洱茶汤入口甜的原因是什么?
普洱茶汤入口甜的原因是什么?
普洱茶汤中的颗粒感究竟是指的
普洱茶汤中的颗粒感究竟是指的
茶汤饱满度说的是什么?
茶汤饱满度说的是什么?
同一泡茶汤,却喝出不同滋味,
同一泡茶汤,却喝出不同滋味,
绿茶茶汤浑浊算不算好茶?原来
绿茶茶汤浑浊算不算好茶?原来
影响茶汤滋味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茶汤滋味的因素有哪些?
泡茶水温与茶汤口感有什么关系
泡茶水温与茶汤口感有什么关系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