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车从景洪出发,沿澜沧江一路向南,沿途风景和云南许多山间的景致别无二致。晴朗的午后,我从车窗看出去,满目起伏的群山,以及特有的蓝天白云和慵懒气息,易武就在路的那端。这个很容易被别人等同与“义乌”的地方,对于普通游客而言,路途中要经过的橄榄坝和植物园或许更有吸引力。但对于我这样一名茶痴来说,这是一定要去的朝圣之所。这次,我准备住上两个月。
观察易武,最好是在清晨。这时,镇上唯一的市场就热闹起来,因为种茶的缘故,易武人现在很少种粮食和其他蔬菜,因此第一车新鲜的蔬菜总是在这个时候,从景洪以及别的地方拉运过来。在阵阵讨价还价声中,易武人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这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套制茶理论。听老乡说,他们的祖辈来自红河州的石屏,当初第一批石屏人抵达这里的时候,是否是为了茶叶而来,又或许是为了生机与衣食不得以的一种选择,已经无法考证。不过在很多易武制茶人家里,他们都坚信自己的祖辈们当初就是身怀制茶绝技而来。石磨古法是易武制茶的最大特色,也是易武人以及所有喝茶人、做茶人、讲茶人津津乐道的内容,但这样的历史有过中断,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开始,这样的手工制茶工艺才又“重新复活”,如今随便走进易武的一户人家,都可以看到晾茶,揉茶,蒸茶,压茶、包茶的劳作场景,而最能吸引外来者的当然就是站在石磨上扭动身体的压饼环节,很难想象,几百年前的易武古人是否也是在经过了这个环节之后,将自己压制出来的茶叶送上京城的,而那时的易武茶和现在的易武茶又有何区别,是没有任何人可以讲得清楚的,正是这样的无法言说和难以言说,才让易武茶更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这也让当下的一些茶人有了发挥演绎的空间,我们也习惯的把这样的发挥和演绎通俗的称为:忽悠。
我可以肯定的说,人们被吸引的原因除了在各种茶书当中被反复描写的贡茶的因素之外,抵达易武就是抵达历史与文化的感觉也一定在发挥着作用。
走在易武现在尚存的老街石板路上,不断有易武当地人指点说:当初他们的祖辈就是将茶从这条石板路上一路赶着骡马到达京城的,有石碑为证,但那石碑上清晰的写着的不过是不久前现代人的一次商业炒作而已。站在易武有名的公家大院里,客观的说,要追寻与易武茶相一致的历史文化的神圣感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此地此时留下的只是一些残破的记忆,连同那些在书中曾经辉煌的一个个古老商号,现在看起来只可能是一个个文字符号而已了。这是已经到达或即将到达的朝圣者所要面对的真实感受。
那么是什么让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小镇一直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的呢?
在春茶刚刚开始采摘的时候,操着各地方言的生意人充斥在易武的各个地方,在这个时候,你会惊讶的发现开旅社的易武人,开餐馆的易武人,教书的易武人,甚至走路的易武人一下子都离开了生活中常态的自己,说着、做着与茶有关的事情。在我看来,这才是易武人真实生活场景,这样的场景与易武的文化无关,与易武的历史无关,与种种对易武茶的忽悠无关。
随便走进易武人家喝茶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主人随手从身边的编织袋里抓出一把毛茶,“刚炒出来的,尝尝。”在易武,用紫砂壶泡茶的人家不多,他们基本上只用飘逸杯,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飘逸杯绝对算得上是对易武最大的贡献了。我不知道用紫砂壶与用飘逸杯泡出的易武毛茶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但对于我而言,易武茶的滋味绝对比易武的历史和文化来的更真实些。
第一次喝到传说中易武春天的大树茶,我指的是那种刚刚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经过杀青(在铁锅里翻炒),揉捻,晾晒之后的毛茶,味道实在难以接受,是白菜腐烂后的怪味,因为没有人引导所以从心里不喜欢。苦涩味道自不必说,其实这也是舌头和鼻腔带给我的真实感受。很多时候我们对食物的喜爱与否往往由这样的体验决定。但两周后,一喝到这种味道,我的经验就会下意识的告诉我,这就是易武春茶的滋味。而普洱茶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一年后,这种青白苦菜味道就会消失,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还对第一次舌头的感受留有记忆的话,你喝到的更多的是茶作为一种植物必然会带有的草味,苦涩味,当然还有回甜。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更加奇妙的味道,比如橄榄味,梅子味,蜂蜜味等等。别以为这些味道都是喝茶人臆想出来的,这样的味道的确存在。只喝几口就能说出这些味道的大有人在,不是他们的舌头有多厉害或是想象力有多丰富,在我看来,只是他们喝的茶足够多而已。
在很多人的引导下,易武茶那股特有的梅子香味我已然可以捕捉得到,有一位台湾茶人把易武茶这样独特的茶香很形象的比喻做:平和的书生气。我知道他的这种感受来自他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他对其他山头的茶的比较。因为喝得少,缺乏更多比较,我不敢说易武茶就一定最好喝,最适合自己。
六大茶山中,每一座茶山的茶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每一座茶山都有自己的拥护者。在今天的普洱茶世界里,除了六大茶山之外,还有很多茶来自不同的山头,如同金庸笔下的门派林立。作为一名普通的爱好者如果可以对每一个门派都能有所了解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当然在众多门派中,也必然会有自己最喜爱的一派。但这绝对不应该成为自己独树一帜而打压别人的理由,自己始终认为,由喜爱而走向极端和偏执是喝茶人爱茶人最大的忌讳。古代文化人在品茗前要做的是焚香,挂画,营造一种平静平和的气氛,除了感性的体会茶水带给自己舌尖的感受之外,还要理性的将舌尖的种种感受上升到精神层面,所以也才有了“茶禅一味”,我的理解,在这种绿色植物面前,宽容与包容是我们应该体现出的精神气质,我想,这是在当下如此疯狂的普洱茶的世界里,我们所应该追求的目标。这些就是易武茶所能给我的全部体验。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