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茶叶往往伴随着苦涩,这种认知,年轻小白尤为普遍。
今天,我们聊聊“苦为茶之本味”这个话题。
汉末华佗在《食论》中提出“苦茶久食,益意思”,茶叶虽苦却能提神。
我们再看《唐本草》:“苦茶,味甘苦,微寒。”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苦,甘,微寒,无毒。”
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
不难看出,古代医学体系中,茶的本味是苦,性寒凉,亦茶亦药。
实际上,老曼峨不仅有苦茶系,还有甜茶系,茶农通常将糖分多、甜感明显、苦底较轻的茶归为“甜茶”。
普洱茶因不同产区、不同树种,导致有苦茶、甜茶之分,而工艺和陈化则对普洱茶苦味的消弭非常关键。
总而言之,“苦为茶之本味”大抵符合人们的社会生活经验,但随着不同地域、不同树种、不同工艺带来茶叶的“百家争鸣”,古人的“苦茶观”已略显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