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制作普洱茶的原料仅限于云南大叶种茶,在适制普洱茶的大叶种茶品种中,有勐海大叶种、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邦东大叶种、易武大叶种等。其中,勐库大叶种以内含物质丰富、纯度高、滋味独特等优势被广大茶友所喜爱,有云南大叶茶品种"英豪”美誉,被中国茶界专家虞富莲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
勐库大叶种究竟有什么独特魅力呢?我们一起去探寻它的“前世今生”。
NO.1 双江勐库
勐库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自治县北部,地处东经99°46′21″—99°58′27″,北纬23°33′—23°49′之间。境内山多坝少,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为3233米的大雪山,最低海拔为1040米;境内河谷交错、山峦起伏,四周海拔山峰2000米以上,河沟纵横,汇集于勐库河。
勐库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立体气候突出。年日照24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18℃, 冬天坝区云雾缭绕,雨天山区云雾笼罩;境内降雨量丰富,坝区年平均降水量1065mm,山区年平均降水量1700mm—1900mm,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土壤以红壤为主 ,土壤结构疏松,含沙量多,肥力中等,土壤条件是形成勐库大叶茶优良茶种的重要条件之一。
NO.2 茶树品种
勐库大叶种属于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原产于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公弄村,主要分布在临沧市境内。
茶树有两种繁殖方式,有性和无性。勐库大叶种属于有性系,有性系常与群体种联系在一起。简单来说,有性系是茶树靠种子繁殖;群体种是人类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一定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一个群体。
群体种最初是通过异花授粉发育成的种子进行繁殖的,经过几百上千年的驯化,在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下,群体种就世世代代繁衍了下来。勐库大叶种就属于地方性群体品种。
有性系的茶树相比无性系,抗逆性好,在极端环境下,抗高温、抗寒、抗病虫害能力较强,适应性好。
而勐库大叶种作为云南大叶种英豪,有相较于其他大叶种品种的明显优势:
一是植株乔木型,树势高大,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树势开展,生长力强。
二是内含物质丰富。勐库大叶种叶色浓绿,密披茸毛,叶长椭圆形,叶长17厘米,宽8.5厘米左右,叶着生状态稍上斜,叶尖急尖;叶色深,叶肉厚而软,革质,叶缘平,锯齿密而浅,主脉明显。
其一芽二叶平均重0.62克,产量较当地品种高37%-65%,白毫显露一芽二叶蒸青样含茶多酚33.67%,咖啡碱4.06%,氨基酸1.66%,儿茶素总量182.16毫克/克,水浸出物48.00%。1984年审定为国家级良种。
NO.3 发展历史
勐库种植大叶种茶历史悠久,是大叶茶的故乡。
《临沧茶叶志》称:“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双江勐库引种普洱茶,经繁殖发展,逐步扩大到全区各县。”
《鲁史镇志》中说:“清光绪年间,顺宁知府琦璘倡种茶叶,引进双江勐库茶种在凤山发展后,引入鲁史小片种植,饮茶者以其品味优于本地野生移植种,因而人们把勐库茶视为珍品进行发展。”
与此同时,闻名中外、被爱茶人所追捧的勐库大叶种茶,经历了很长一段发展时间。
1793年,勐库大叶茶曾第一次作为贡品,清乾隆三次赠送给英国国王;
1917年大理喜州商人严子珍创立“永昌祥” 商标,以勐库茶为主原料,制成的沱茶成为畅销中国西南部,西北部半个多世纪的名茶;
1984年,在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首次审定,并向全国推广的52个“全国地方茶树良种”中,勐库大叶种被排在了首位。由于品种优良,勐库大叶种茶已被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国内不少茶区引种,并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品质优秀的勐库大叶种茶广销各地,深得广大茶友的热爱;
可以说,勐库大叶种多次被定为优良茶树品种,对我国茶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2年,通过野生茶树考察组和考察鉴定委员会的认定,发现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密度最大、抗逆性最强的野生古茶树群落。
勐库大叶种茶条索肥厚紧结、芽峰显毫、蜜香浓郁、滋味鲜爽,有“茶之味精”的美称。勐库大叶种能蜚声中外,除了自身的独特魅力外,更离不开那些为茶叶所做出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