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山介绍 > 临沧茶区 >

临沧马台和邦东:澜沧江畔的山石精魂

时间:2016-09-08 14:28来源: 普洱茶吧 作者: 彩农茶·赵家鹏浏览:
唐代陆羽一句上者生烂石,将武夷岩茶推至崇高。而偏居一隅的云南岩茶,却长在深闺人未识,这多少显得落寞了些。但或许正是如此,生长于边地的云南岩茶恰好保存了一片茶最原始、最本真的岩韵花香。 这些长于山石之间的茶之精魂,在最接近蓝天和白云的地方,率真而自然地
普洱茶
唐代陆羽一句“上者生烂石”,将武夷岩茶推至崇高。而偏居一隅的云南岩茶,却长在深闺人未识,这多少显得落寞了些。但或许正是如此,生长于边地的云南岩茶恰好保存了一片最原始、最本真的岩韵花香。
这些长于山石之间的茶之精魂,在最接近蓝天和白云的地方,率真而自然地勃发着。马台和邦东,就如同澜沧江畔交相辉应的双子星座,云海、岩石、古茶共同组成了两地最具代表性的物候资源。与邦东茶遍布于道路两侧相比,马台茶则显得含蓄和内向多了,它们大都隐逸于深山密林中,见之不易。
 
昔归盛名远播,邦东名气亦尤。马台却长期在人们的视野之外,默默无闻。事实上,在50多年前,邦东一度属马台辖区。1938年,马台片区分为上江、下江、中江、八甲、四脚马。其中“上江”指老邦东所在地,“下江”指那招的坝蜜河、马觅、邦公一片,“中江”即现在的马台,“八甲”指现在的邦东驻地一带,“四脚马”指平村。
 1961年,邦东和平村从马台分出,而至1963年,邦东重新划归马台。1966年,邦东又再一次从马台划出。马台和邦东就这样在历史里合合分分,而在地域上始终山水相依。如今,马台和邦东共同组成了云南岩茶的核心区域。
初闻马台,总觉得“马台”这个名字有些怪,它既不像少数民族山寨名,也不太像汉语命名法。多方求证后,才豁然开朗,原来马台早在清中期,是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站,在茶叶贸易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马台乡位于临沧东部的澜沧江畔,与马台隔江相望的就是普洱茶历史上声名赫赫的普洱府。清朝时期,藏族马帮茶山商贩在普洱府交汇,形成了一个如火如荼人声鼎沸的贸易中心。200多年前,马台在澜沧江边设立渡口,当时的缅宁厅通过水上茶路与普洱府和景东厅互通住来,商业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马台渡口成了缅宁与普洱之间一条活跃的经济走廊。
 当行人、马帮通过此渡口,由东岸西渡过江,再勉力爬过陡坡后,已是人困马乏。此时,豁然出现在行人和马帮面前的平台,无异于是给精神上莫大的安慰。人们便常在此平台露宿,后来有人开设马店,成为商品交换集市,故而名之马台。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昔日的茶马古道重镇,现在一片云山雾海里,宛如幽人之飘渺。昔日繁忙的古渡口也已归于平静,无数商贾往返于江上,无数茶叶往返于江上的场景,也只可遥想了。
如今在万树簇拥中,在花香鸟鸣中,云南岩茶偏居一隅,集日月之精华,萃万物之灵气,以山石为骨骼,敦兮其若朴。与石共生的马台茶,独具“岩骨花香”的高逸品格。由于生长环境奇特,茶香馥郁悠长,茶汤厚润饱满、醇和鲜爽,水路细腻,丝丝如滑,回甘生津显著,气韵灵动。石之阳,茶之阴,阴阳相合,刚柔相济,岩韵天成,让一片茶突兀于众茶之中。
“古茶之滋味,饮于喉吻而悦于心神;古茶之神韵,观于眉目而萦纡梦寐”, 用此文句描述这山石精魂当为精彩之至。从滋味到神韵,从形而下的身体感受到形而上的精神体验,茶我两忘,茶我合一,让一片生物性的茶具有了人文性的精神向度。
 
(责任编辑:一凡)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历史 茶马古道 武夷岩茶 云南岩茶 回甘生津 普洱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三大茶区之临沧茶区
普洱茶三大茶区之临沧茶区
临沧昔归忙麓山
临沧昔归忙麓山
中茶景迈VS邦东:谁说临沧茶不
中茶景迈VS邦东:谁说临沧茶不
云南四大产茶区之临沧
云南四大产茶区之临沧
临沧茶随古道兴衰起落
临沧茶随古道兴衰起落
藤条茶之乡——临沧坝糯
藤条茶之乡——临沧坝糯
临沧茶区双江勐库
临沧茶区双江勐库
掀开临沧懂过的面纱
掀开临沧懂过的面纱
临沧茶山分布介绍
临沧茶山分布介绍
临沧“赛冰岛”--小户赛
临沧“赛冰岛”--小户赛
临沧勐库西半山七个寨子的简介
临沧勐库西半山七个寨子的简介
普洱茶产地之临沧茶山
普洱茶产地之临沧茶山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