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斗茶”之风极盛,每当春季各路名茶上市之时,携水带茶,竞相献茶艺评茶品,决一雌雄。范仲庵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就写到了当时斗茶的盛况。对于各种茶叶的质量,都在“斗茶”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要求。以武夷茶为例,《茶录》中对其色、香、味都有一定的规范:“茶色贵白。……茶有真香,……茶味主于甘滑。”其中,茶的色泽不同,也有优次之分,“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敌有青、黄、紫、黑之异,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视人气色也。隐然察之于内,以肉理滋润者为上。既已末之,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开试以青白胜黄白。”
宋时,不仅斗茶之风极盛,对茶叶质量十分讲究,而且官府对掺杂作假者已有查禁之规定。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已有“鬻伪茶一斤,杖一百,二十斤以上弃市”的严格禁令。另据《宋史·食货志》记述:“元丰中,宋用臣都提举汴河堤岸,创奏修置水磨,凡在京茶户,擅磨末茶者有禁,并许赴官请买。而茶铺八米豆杂物糅和者,慕人告,一两赏三千,及一斤十千至五十千止。”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