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茶之景
要制茶,当然首先需要采茶人自东土大唐前往山中“取茶”。
蒸茶之景
要让新鲜茶叶软化熟化,少不了蒸茶。现代有蒸茶机,那么唐代怎么做呢?唐代茶师表示“我有特别的蒸茶技巧”~
那就是在大锅上架上蒸笼,蒸笼里放着一张竹皮蒸架,把茶叶摊平在里面,只要点起大火,在沸水的高温下,茶的叶和梗就能慢慢地变软了!
捣茶之景
说起捣糍粑就很喜欢了(吃货也都喜欢吧),不过捣茶还没有见过呢!
拍茶之景
看过各种形状的茶饼吧,那么来看看唐代人怎么做的~
拍茶,重点就是一个“拍”,也就是把捣细的茶泥倒入在襜布上模具中,放在固定在地上的石承上,通过持续拍击,让茶在模具中变得紧密坚实来给茶做个“塑形”。等到茶完全凝固,拉出襜布,将成形的茶放在竹篓上透干,一次茶的“变身”就完成了。对于那些用自己喜欢的形状的模具来拍茶的行为。
焙茶之景
你以为拍茶之后茶就制好了吗?唐代茶人回答:你想多了!
如果茶还有水份,会容易霉变而坏,所以还需要焙茶以利于保存。团茶晾干之后,用棨(锥刀)在中间挖空一个小洞,将一块块的团茶串在一根细竹棒上,放在棚(木架)上焙干。那么问题又来了,串在竹棒上的茶,你觉得像糖葫芦还是羊肉串呢?
穿茶之景
茶叶已经焙干了,那么茶师们还需要做什么呢?
接下来,他们按照一定的重量标准,用线连接团茶中间的孔穴,将茶穿在了一起!这样便于计算茶的分量,且便于存放。看着唐人穿茶,不由得唱起“将你的茶我的茶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
封茶之景
为了保证茶的品质,贮藏方式可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