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史称归化、绥远)是清代“茶叶之路”重要的集散地。
清代,晋商开展对蒙古和俄国的贸易,东出张家口,西出杀虎口后,货物要先汇集到归化城,再分三路向边疆及国外运输。买进的货物,也先聚集在归化城,再经过张家口和杀虎口向中原输送。由此,归化城就成了外贸商道上的重要货物集散地。
呼和浩特,明万历九年(1581年)由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创建,称为“归化”。清乾隆二年(1737年),清政府在归化城东北,修建新城供八旗驻防,名曰“绥远”。民国时期建立绥远省,将归化和绥远二城合并为归绥市。1954年撤销绥远省,将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
清朝时,绥远城主要作为驻防八旗的驻扎地,归化城是中原与草原经济、文化交流汇聚的枢纽。
以归化城为中心,晋商北出阴山山口,经过克克伊尔根(今武川县),到召河大盛魁驼场休整后,开往乌里雅苏台、库伦(今乌兰巴托)及至恰克图进入俄国,或由乌里雅苏台运往科布多和唐努乌梁海(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从归化向西经过包头、阿拉善到达新疆哈密、迪化(今乌鲁木齐)、伊犁再进入中亚各国。由俄国进口的洋货及在蒙古采购的皮毛,也要先汇聚在归化城,再经杀虎口或大同、忻州、太原等地向汉口方向运输,或通过张家口、多伦诺尔向直隶、京师输送。晋商的贸易主要以从蒙古采购皮毛向内地贩卖,并向蒙古、俄国销售茶叶为主。其中出口的茶叶,在俄国及欧洲多国获得极好的口碑,因此,晋商所走的商路,又被称为“茶叶之路”。
晋商的经营活动,使归化这座塞外重镇,成为一座聚集天下珍奇异物,汇聚天下财富的聚宝盆。
为了保障安全,维持大规模的长途经营,清朝在归绥的商人们组成了十六大商帮,当中有十三个都属晋商。这些旅蒙晋商组成的商帮中,以大盛魁、天义德、元盛德为代表,其中的大盛魁商号更是名噪一时,几乎垄断了外蒙古的贸易。“上至绸缎,下至葱蒜”,都在其经营范围之内。在极盛时期,大盛魁拥有遍及内地、外蒙的附属小商号无数,雇工近8000人,骆驼两三万峰,其资金号称可用五十两的银元宝从京城一路铺到库伦。民间流传着“南有胡雪岩,北有大盛魁”的说法。
晋商不仅使归化城繁荣起来,也带动了蒙古地区的一大批城镇的发展。其中包括在“茶叶之路”上内蒙古的河口、集宁、包头,外蒙古的库伦、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关于晋商对蒙古地区的影响,光绪《忻州直隶州志序》第八卷中指出:“我国朝定鼎以来,蒙古慑服,中外一家,二百余年,从未用兵。忻郡之民如出水火而登衽席,休养生息,户口繁孳。乾嘉之间,习于边情者贸易各部落及西北口外各城,有无相通,权其子母,获利倍蓰,忻人不但不受近边之害,转受近边之利,以此致富起家者实多。”(何瑜 黄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