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周时期】
东晋˙常璩(公元347年或稍后)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周武王在公元前1066年率南方八个小国讨伐纣王,当时,云南的濮人向周武王敬贡云南茶。这时的云南茶,即是后来被称之为普洱茶。
【三国】
公元前109年,证实云南在汉朝已产茶
三国魏˙吴普《本草˙菜部》记有:“苦菜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茶即古荼字。“益州”系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立滇国、封尝羌为滇王,以滇池为中心,设益州郡。说明西汉时期,云南就已种植茶树。
公元225年,蜀建兴三年,打开了普洱茶史话
三国时期“武侯遗种”,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打开了普洱茶史话。“茶山有茶王树,较五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武侯就是诸葛亮,相传他在公园225年南征,到了现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当地民族基诺族深信武侯植茶,并世代相传,祀诸葛亮为“茶祖”,每年加以祭拜。
【唐朝】
862年,咸通三年,云南产茶,并已行销
唐˙樊绰正月二十九日著《蛮书》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是唐南诏国一节度府名,治位今云南景东县,辖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及临沧市的南部,是有关我国云南少数民族饮茶、业茶的最早记载。
【宋朝】
证实“西蕃之用普茶”
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里记载:“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可见宋时云南茶叶仍没有固定的名字。中国茶叶的兴盛,除了中华民族以饮茶为风尚外,更重要的因为“茶马市场”以茶叶换取西蕃之马,对西藏的商业贸易开拓了对西域商业忘啦的荣景。
【元朝】
“普耳”产生
【明朝】
1620年,万历年,普洱茶第一次作为专有名词出现
普洱治地改名普洱,普洱茶因此而得名。《滇略》(1620)卷三中云:“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这是“普茶”一名首次见诸文字。方中履于公元1664年出版的《物理小识》中记载了“普洱茶蒸之团,西蕃市之。”“普洱茶”一名正式有了文字可参。
【清朝】
1716年,康熙55年,普洱茶进贡最早的记载
1729年,雍正7年,设攸乐同知
1730年,雍正8年,思茅设总茶店
清倪蜕《滇西历年志》载,雍正七年乙酉,云南总督鄂尔泰奏设总茶店于思茅,以通判司其事。六大山产茶,向系商民在彼地坐放收发,各贩于普洱,上纳税课转运由来已久。“至是,以商民盘剥生事,议设总茶店以笼其利权。”于是通判朱肃上议,将新旧商民全部赶走,逗留复入者俱枷押出镜。其茶令茶户尽数运至总店,领给价值。
1755年,乾隆20年,女儿茶的记载
张泓《滇南新语》载:“滇茶有数种,盛行者曰木邦、曰普洱”,木邦叶粗味涩,冒普洱茶以愚商贩。“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采治成团,以二两四两为率,滇人重之。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为一团,皆夷女采治,货银以积为奁资,故名。制抚例用三者充岁贡。”在岁贡中,“亦有女儿茶膏,并进蕊珠茶。”是这时对云南普洱茶最为翔实的记述。
1799年,嘉庆4年,普洱茶产销处于极盛时期
1807年,嘉庆12年,普洱茶地域介绍
师范在这年撰刊的《滇系˙异产》载:“普洱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较胜。”在《滇系?山川》里载:“普洱府宁洱县六大茶山:曰攸乐,即今同知制所;其东北二百二十里曰莽枝,二百六十里曰革登,三百四十里曰蛮专,三百六十五里曰倚邦,五百二十里曰慢撒。
1825年,道光5年,第一篇详细记述普洱茶的文献
1838年,道光18年,减轻茶税
云南勐腊易武茶商张应兆和全寨人在原石屏会馆关帝庙右侧竖立“茶案碑”,石碑文一千一百四十二字,记载张应兆、胡邦有上诉易武土官,要求减轻茶税,土官不予采纳,还对张的两个儿子监禁虐待。张又约吕文彩上控易武土官,引起普洱府重视,黄主讯断了全案,谕易武土官“听其民便,不得苛索。”并提高了茶价,减少了茶税。为了不使易武土官滥派茶税,或日久复辙,张应兆便在易武立了一块“断案碑”。
1897年,光绪23年,思茅开设洋关
《德宗实录》载,六月云贵总督崧蕃甘奏,“思茅开设洋关,厘务减色,请将所产普茶,照本省土药抽收地厘金,以顾滇饷。”
【民国】
1912年,佛海将团茶改制成带把的“心脏形”,取名宝焰牌紧茶
1925年,可以兴茶庄成立
1928年,可以兴茶庄将团茶试销香港,销路较好
1932年,可以兴茶庄加入“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公司年出口茶叶数量在2万多驮
1941年,可以兴茶庄因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而被迫停产
1938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民国政府经济部所属中国茶业公司与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合资,创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前身),于12月16日正式成立。办公地址设在昆明威远街208号。缪嘉铭为董事长,郑鹤春为经理。
1939年,云南茶厂的建立
5月,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在宜良县城近郊的下栗者村租用村民旧房设临时制茶所,何亦鲁任所长,为省办茶叶技术人员训练班实习场所。同年10月改为茶场。民国二十九年(1940)5月,改茶场为茶厂,童衣云任厂长。
4月1日,佛海(今勐海)茶厂正式成立,厂址在博爱路(今保健路)。厂区占地面积40亩,有厂房2160平方米,职工80人左右。主要生产紧茶销西藏。厂长范和钧。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茶厂停产。1952年正式恢复生产,唐庆阳任厂长。1953年3月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西双版纳制茶厂;1954年更名为云南省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1959年更名为思茅专区勐海茶厂;1961年更名为勐海县茶厂;1963年更名为云南勐海茶厂;1970年复称勐海县茶厂;1982年更名为勐海茶厂。
1941年,康藏茶厂成立
任命周※昌为厂长(“※”为藏文)
1942年,云南省思普企业局成立
【新中国】
云南省农林厅佛海(今勐海)茶叶试验场在接收民国时期思普企业局思普垦植场(勐海南糯山)的基础上成立。场部设在佛海县曼真,辖南糯山一厂和南糯山二场。1953年更名为云南省农林厅勐海茶叶试验站;1954年更名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1955年改区为州)勐海茶叶试验站;1959年更名为云南省思茅专区茶叶科学研究所。1963年更名为云南省勐海茶叶试验站;1972年更名为云南省茶叶研究所;1979年更名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蒋铨,第二任所长张顺高,第三任所长王海思,第四任所长王平盛,第五任(现任)所长张俊。
1951年12月,“中茶”商标注册
1962年,发现巴达野生古茶树
1966年,组织茶叶学会的筹备委员会
1973年,云南农业大学设立茶叶专修科
云南农业大学设立茶叶专修科,学制3年,校址在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980年,迁至昆明市黑龙潭。1984年改为4年本科,隶属园艺系。1994年成立茶学系。
1981年,规定了普洱茶的感官司指标、理化指标、成品质量、包装材料等指标和要求
10月19日,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以(81)云外茶技字第142/29号文件,给昆明、下关、勐海、普洱、澜沧、景谷茶厂发出《检发云南普洱茶品质规格试行技术标准的通知》,规定了普洱茶的感官司指标、理化指标、成品质量、包装材料等指标和要求。
1986年,云南普洱茶走出国门
3月10日,云南普洱沱茶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荣获第九届国际食品汉白玉金冠奖。
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偕其丈夫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来昆明访问,饶有兴致地鉴赏了陈列在西山华亭寺中的云南普洱茶。
1987年,云南普洱茶名声噪起,保健价值的研究获得突破
7月15日,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欧洲的沱茶总代理商法国甘浦尔先生在巴黎王子酒家举行法国国家级的“云南沱茶研究报告会”。发布的临床试验报告称:云南沱茶特有疗效,可降低人体中的血脂含量。此事在法国《欧洲时报》、香港《成报》、中国《国际贸易消息》及《云南日报》均作了报导。
1990年11月30日,“宝焰牌”紧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注册证号码为535357
是年,在亚太地区国际肿瘤学术会议上,昆明天然药物研究所国家级专家梁明达、胡美英教授公开展示了普洱茶抗癌作用的科研成果及产品。两位教授发现,普洱茶杀灭癌细胞的作用最为强烈,甚至常人喝茶的百分之一的浓度亦有明显作用。
1994年,组建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云南省第一个茶叶地方标准颁布
1月,黄桂枢主编的《中国普洱茶文化新探》一书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内容包括了第二、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和2002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002年9月“中国茶城(思茅市)茶文化研讨会”部分论文。
他们是:香港的白水清、何景成,法国甘浦尔,台湾石昆牧,陕西纪晓明,韩国姜育发和云南罗乃炘、周红杰、张宝三、黄桂枢。
5月1日,由首届“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组委会举办的“马帮茶道?瑞贡京城”出发活动正式在普洱县举行,主办方共有120匹马,驮有224筐14420片普洱茶,于5月1日由普洱出发,途径成都、西安、太原、河北五省的80多个县、市,行程4000多公里,于10月9日到达北京,10月27日返回昆明。
6月16日,由云南六大茶山茶叶公司为广东芳村茶叶城开业志庆制作,由广州市锦桂房地产开发公司收藏的重3。6吨,直径3。28米,厚0。375米的巨型普洱茶饼落户广州芳村茶叶城。此饼已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
2008年,12月1日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2111-2008)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