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百年大事件:略记易武古茶山大事年表
时间:2023-09-23来源:说茶网 作者:说茶网浏览:
次
据有关资料记载:易武由于未受到第四纪冰川移动的破坏,所保留下来的野生茶树很多。公元三世纪,当地土著民族发现茶叶具有独到的药理功效,遂将野生茶树改造为人工可采摘的茶园。 公元220年:易武开始将野生茶引为家种。 公元875年:南诏于西南夷设银生节度,易武地区置
据有关资料记载:
易武由于未受到第四纪冰川移动的破坏,所保留下来的
野生茶树很多。公元三世纪,当地土著民族发现
茶叶具有独到的药理
功效,遂将
野生茶树改造为人工可
采摘的
茶园。
公元875年:南诏于“西南夷”设银生节度,
易武地区置名“利润城”。
公元1724年:清雍正时,推行“改土归流”、开放
茶山,外地
茶商和工匠进入
易武开发,开始
制作“元宝茶”。
公元1732年:清朝廷指定
易武年纳
贡茶66666斤(老斤)。
公元1735年:清朝廷实行“茶引”即(执照)购茶,放宽
茶叶购销,大批外地人进入
易武兴建
茶园,生产圆宝茶(又名圆
饼茶),因为方便计量装成七饼一筒出售(又称
七子饼茶)或(七子圆茶),大量运往
普洱经销。
公元1894年:
易武茶庄“安乐号”庄主李开基、“
车顺号”庄主车顺来因上贡
好茶,获御赐“瑞贡天朝”匾额。
公元1911年:(宣统三年)历时167年的
易武贡茶停止。
公元1921年:
易武茶叶盛况空前,茶庄商号至38家,年加工
茶叶6900万担。
公元1937年:
易武茶因法国封锁老、越边境,南下茶路受阻而走向萧条。
公元1942年:
易武地区遭大旱,旱灾虫灾并发,
茶树干害枯死,
茶园丢荒,
茶山损失严重。
公元1970年:
易武引发特大火灾,昔日人丁兴旺、商贾云集的
茶山古镇,一半化为废墟。
公元198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乡政府组织新
茶园建设,
茶产业逐步恢复。
公元2005年:曼腊乡合并入
易武乡,
古树茶价格每1000克为人民币80元左右。
公元2005年:
易武被云南省政府列为旅游文化名镇。
公元2006年:
易武茶业发展方兴未艾,有茶庄、
茶厂44户,为保护
茶文化遗产,在省、州、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倡导和支持下,成立“云南
易武正山茶叶有限公司”,以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式,整合
易武26户新
老茶庄、传承历文化、重树正山品牌。
古树茶价格每1000克为人民币180元左右。
公云2006年:
易武申报省级
历史文化名镇获专家全票通过。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