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茶历史源远流长,茶很早就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茶作为饮品和养生品一直与中国的鉴年史同行,但是通过对文化发展各个时期的对比,宋代的茶文化才是整个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鼎盛期。这一时期,帝王嗜茶、士大夫们造茶、百姓爱茶,饮茶之风及制茶之法登峰造极。中国的茶业兴衰史上,宋茶曾拥有着璀璨的地位,拥有茶叶的“丝绸之路”。
据开封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东初步统计,北宋时期,国内的茶叶种植品种超过196种,植茶与制茶技术空前繁盛,发展到宋时全国形成一整套发达的榷茶制度。时至今日,中国茶文化史上再也没有一个朝代能够超越宋朝。
宋代榷茶制度
茶,始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
开创全新“玩”法
另一种称为“漏影春”的玩茶艺术,是先观赏,后品尝。“漏影春”的玩法大约出现于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时,已作为一种较为时髦的茶饮方式。
“绣茶”和“漏影春”是以干茶为主的造型艺术,相对于此,“斗茶”和“分茶”则是一种茶叶冲泡艺术。
善福喜——宋茶
点茶法为宋代斗茶所用方法
如果说“斗茶”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的话,那么“分茶”就有一种淡雅的文人气息。
“分茶”亦称“茶百戏”“汤戏”。善于分茶之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脉,创造许多善于变化的书画来,从这些碗中图案里,观赏者和创作者能得到许多美的享受。
宋皇帝带头儿“玩”
宋代茶成为国饮和宋代茶文化的繁盛,与宋徽宗赵佶密不可分。
赵佶喜茶,他不仅精于茶事、擅长茶艺,还写了一本《茶论》,后世称之为《大观茶论》, 谈制茶之法与点茶真韵。
玩要玩出“名堂”
宋朝是许多著名诗词的发育地,诸多的大词人把茶写入了词中,苏东坡居士所写《叶嘉传》,把茶当做人去写,起名叶嘉;蔡襄的《茶录》,上篇论茶,下篇论器,阐述斗茶的要旨。
茶文化影响深远
宋代的茶风、茶道盛行天下,此时的饮茶文化更加深厚,且影响到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等茶道的形成。据史书记载,中国茶叶及品茶法在唐代已传入日本,由于茶树在日本引种成功和中国制茶方法的传入,日本一度出现饮茶之风。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宋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