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为什么要称卢仝为茶仙

时间:2023-10-13来源:道一茶叶 作者:道一茶叶浏览:
卢仝(约795-835 年),自号玉川子,祖籍范阳,生于济源,唐初四杰诗人卢照邻嫡系子孙。幼年就读于武山南麓的石榴寺,聪慧好学,博览群书, 尤善为诗,不喜为吏,年未满二十岁便离家出游, 曾隐居洛阳、嵩山等地,生活清贫,吟诗吃茶成癖。时韩愈任河南令, 常同他吟诗品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卢仝(约795-835 年),自号玉川子,祖籍范阳,生于济源,唐初“四杰”诗人卢照邻嫡系子孙。幼年就读于武山南麓的石榴寺,聪慧好学,博览群书, 尤善为诗,不喜为吏,年未满二十岁便离家出游, 曾隐居洛阳、嵩山等地,生活清贫,吟诗吃茶成癖。时韩愈任河南令, 常同他吟诗品茶,称其为“茶仙”,并给予接济。诗人贾岛、孟郊等亦同他友善交往。
唐宪宗元和年间,党人弄权,朝政腐败,卢仝对此甚为反感,决意抛弃仕途,研经赋诗, 曾著《春秋摘微四卷》、韩愈赠诗云“春秋三卷束高阁, 独桅遗经究终始”。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 曾返乡游王屋山, 刻石记行。大和九年(835年), 留宿大臣王涯家, 适逢“甘露之变”,被宦官杀害, 时年四十一岁, 归葬于济源武山故里。
 
卢仝好茶成癖,诗风浪漫,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传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诗》之吟,最为脍炙人口:“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的功效,和卢仝对茶饮的审美愉悦,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以诗名,诗则又以茶名也。卢仝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在茶道史上与陆羽齐名。
卢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 茶圣”陆羽相提并论。至今的九里沟还有玉川泉、品茗延寿台、卢仝茶社等名胜。
河南济源思礼村东口一碑亭里,还竖有“卢仝故里”碑。碑身正中有“卢仝故里”四个榜书大字,是清朝广东道监察御史刘迈园所题,两侧是“贤才工诗与日月同辉,德泽润野使荟草争妍。”提起四字题书,卢仝故里”碑曾使全村免受日军涂炭。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功效  好茶  茶道  品茶  吃茶  茶谱  品茗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云南茶商专程飞海口参加海南年
云南茶商专程飞海口参加海南年
唤醒茶盏中沉睡的普洱
唤醒茶盏中沉睡的普洱
品味普洱干仓熟茶的方法
品味普洱干仓熟茶的方法
普洱茶的“美丽泡沫”
普洱茶的“美丽泡沫”
老茶头的收藏与存放
老茶头的收藏与存放
从产地来看普洱茶与普洱沱茶的
从产地来看普洱茶与普洱沱茶的
从外形来看普洱茶与普洱沱茶的
从外形来看普洱茶与普洱沱茶的
熟普洱茶的喝法和生茶有什么不
熟普洱茶的喝法和生茶有什么不
普洱茶神奇之处
普洱茶神奇之处
广东特色饮菊普茶
广东特色饮菊普茶
喝普洱茶首先要品香
喝普洱茶首先要品香
茶标也有着自己的故事
茶标也有着自己的故事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