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宋,煎茶法已不流行,改之的是点茶法。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容器中用沸水冲点,在关键在於操作:一是“点”,即把茶瓶里煮好的水注入茶盏;二是“击拂”,即在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茶末上浮,形成粥面。“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 ,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晚为佳。说实话,我一直觉得主要的工具茶筅,就是中国民间刷把和西洋打蛋器的结合体。为配合点茶,市场上还出现了专门制成细末的茶砖,称“末茶”,现在日本茶道所称“抹茶”,名称就是从此而来。在中原各地,都有专业的茶楼,流行斗茶,比赛内容包括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斗茶要经过集体品评,以俱备上乘者为胜。在上层社会中,开始出现不加佐料和盐的清饮法。宋朝茶文化非常丰富,许多文人都在诗词中以开始用茶为主题赋咏,陆游就曾写过“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红戏分茶”,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宋徽宗还著《大观茶论》介绍茶文化。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就有"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酒茶”之说。茶,已完全深入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周边西夏、辽、金、吐蕃这些游牧民族地区,由于茶可解油腻,补充维生素, , 在游牧中,共同饮茶已成为重要的社交活动和饮食生活习惯,南宋时有文献记载“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可见这些少数民族对茶的刚性需求甚至超过了中原地区。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叶植区扩大,有专家考证南宋时茶叶的年产量到5000万斤,并且茶业的各项分工越来越细,除了茶楼,还催生出专门制作茶末的磨房,茶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宋代陶瓷业发展,茶叶在经济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宋代时,中国处于分裂的局面,宋朝北方先后有西夏、契丹、辽、金等国的侵扰,北方的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南方相对要更稳定,战争的开支巨大,需要用茶叶与游牧民族交换马匹,主产于南方的茶叶,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战略物资,在税收和流通管理上都进一步受到重视。在唐朝昙花一现的榷茶制度,在宋代得到了恢复和完善。
宋江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 在开封、建州、汉、蕲口各置榷货务,五年(公元967年)在全国开始禁卖私茶,茶农只能把茶卖给山场,再由山场卖给政府。政府收购到茶以后有两种销售方式,一是“官鬻 (yù) ”,主要是卖到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茶叶,普通老百姓不能染指。再就是“通商”,卖给商人。商人想做茶叶生意必须首先到东京去交钱,东京也有一个“榷货务”,这个机构是负责收钱的,收到钱以后开具提货单,商人凭提货单到南方的“榷货务”提货。由于规定茶叶只能在一定地区贩卖,在贩卖过程中每过一地,还要向名地关卡交纳相应的商品过境税收,甚至有时过境税收比运费还高,加上交纳茶税的过程和方式上都没有充分考虑到茶农茶商的利益,严重打击了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茶叶走私情况日增,榷场收到的茶数量和质量上都普遍下降。
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为完善榷禁,蔡京推出《政和茶法》。该茶法废除政府垄断收购的制度,改为通过控制专卖凭证——茶引,实现专卖控制。茶农登记在册,商人贩茶,须向官府领取茶引,茶引类似现代的购货凭证和纳税凭证,相当于税收源泉控管证明单,同时也具有专卖凭证的性质,茶引上明确规定茶叶的购处、购量和销处、销期,应纳税收,沿途的纳税情况。通过茶引,茶农和商人受到严格监控,产茶到贩茶的全过程都置于政府控制之下,把茶叶产销完全纳入榷茶制的轨道。同时,这一政策给予园户和商人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能够调动积极性。《宋史·食货志》载:“自茶法更张至政和六年,收息一千万贯,茶增一千二百八十一万五千一百余斤”,可见其作用之大。茶引这一专卖方式,一直沿用到清朝。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