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经常出现“草茶”一词,宋代建安人黄儒对陆羽很是不屑,言“然羽之所知者,皆今之所谓草茶”。茶都是大本类,虽是灌木形态,但毕竟不是草本植物。
草茶其实就是指建安茶以外的杂茶。宋人在建安茶极盛后,对茶作出了分类,一是建安所产的研膏团茶,一是不经研膏的其他地方所产之茶。
宋代建安茶被比喻为台阁之胜士,也就是在朝担任高官、博学有名望之人;草茶被比喻为草泽之高士,也就是没有入朝当官,但学问人品都卓然出众的人。草茶的茶树种类与研膏茶没有什么不同,大体上都属于灌木型的小叶茶树,但产地不同,叶子的形态、厚薄、滋味的轻重略有区别,只是采摘后的制做方法不同,形成了当时的两大茶类。
草茶也被称为江茶,“江”是指长江流域。这种茶其实就是现代散茶的前身,当时的名望远不能跟建安茶比。草茶的草字,不是指产自草本,而是指茶叶没有经过复杂的加工,不再研成末制成饼,保持了茶叶的原貌,干燥的茶芽很像草叶。宋诗中常以鹰爪来形容草茶。宋代著名的草茶,一是浙江的日铸茶,一是江西的双井茶。
宋代文人也拿建溪茶与草茶比较,叶适诗“建溪疑雪白,日铸胜兰芳。”意为,建茶以色喜人,草茶以香胜出。比起建安茶,草茶并不很白,陈襄《和东玉少卿谢春卿防御新茗》诗中有一句:“休将洁白评双井,自有清甘存玉华。”
宋以后草茶不再叫草茶,草字毕竟有点儿贬意,它只需用一个字“茶”就行了。这就是一直发展到现今的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