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作者“莫子楚”
自从神农氏发现茶,将它作为一种药予以记载之后,茶的品饮方法经历了千年的起承转变,从粗犷走向优雅。茶的走向,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文明发展走向的一个缩影。春秋时期,茶叶是一种蔬菜,人们一般直接加水煮熟,然后配饭吃。可能还会添上油盐酱醋之类,我是没吃过,十分好奇这味道。不过现在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凉拌茶菜”“油茶”之类,大概也是从那时候就开始了。古人十分地敬天尊神,所以那时候茶还被当成祭品,奉献给祖先和神明。汉朝的时候,茶叶终于被作为饮品推广,“武阳买茶”这个典故,可以看得出,至少在富庶的人家,茶已尽作为一种商品来消费。不过汉朝人喝茶的方式仍然很奇怪。一般采摘后的茶叶都是做成饼状的,类似今天的普洱饼。喝之前,先把饼烤红,然后再在陶器里边把它捣碎。最后充入沸水,加上葱姜等调味品。这样一锅热腾腾的羊肉泡馍就做好了。哦呸,是一碗香喷喷的茶终于泡好了。不过这样的节奏也太奇怪了吧。汉朝人,你们的茶咸不咸啊?再来看,三国两晋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玄学盛行的时代。什么叫玄学?简单理解就是哲学。不过深层次分析就是,科举制还未发明,此时的读书人做官只有靠走关系,或是家庭名望这两种方式,所谓的举孝廉。那你想啊,大批的读书仔没有公务员考试可以参加,更没有公车上书的机会。那既然与政治无缘,就只好在自己的个人生活上瞎折腾了,这个时代也是历史上出奇葩最多的时候。这个时代的有关茶的文化,也没什么好讲的,无非是喝的人越来越多,喝法则跟前辈一样。但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提出了“以茶代酒”的概念。这个概念多伟大,以至于到现在我们中国还常常提起。其实说白了,自从中国人提出了这句话开始,我们就已经比别的民族早进入斯文的时代了。喝茶的民族跟喝酒的民族怎么比?就好比秀才与野蛮人。互相瞧不起吧。中国历史后半段发生的很多事都可以用这个偏见来解释。大唐盛世,对茶最伟大的贡献恐怕是出现茶圣陆羽,一部《茶经》奠定了中华茶道的基础。茶具之精美自不必说,被日本人尊称为“唐物”,与他们自己粗糙的“和物”分开。唐三彩出现,瓷器开始千变万化。茶马古道也形成了,茶叶开始出口。金银类的高档茶器也渐渐受到欢迎。种种迹象表明,茶的时代到了。只是这时候喝茶的时候已经不加葱姜之类的了,我大唐国民早就品出了茶叶本真味道的曼妙。宋朝,什么都是最高级,简直可以说是中国历朝历代中的LV,奢侈的王朝。连皇帝都写了本关于茶的书叫《大观茶论》,亲自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而且将民间的茶和皇家的茶分开,在福建设立官焙,专做皇家茶,叫龙团凤饼。特供无处不在啊。宋朝人终于不再沉迷于煮茶了,而是点茶,所谓点茶其实喝法有点像今天的咖啡。日本人到现在还是点茶法,冲泡茶粉来喝。有机会的朋友可以现场体会一把。每个人点出来的茶,要比味道,图案,色泽等等,这个叫斗茶。插一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面提到曲水流觞。其实说的就是一种游戏。就是将各自泡好的茶放在一个水循环系统上,转来转去,然后你可以在水面选一杯来喝。明朝,朱元璋是个土包子,忍受不了那么多规矩,不喝茶粉,不喝茶饼,只喝散茶,直接拿开水一冲。跟今天普通人喝茶是一样一样的。同时由于发酵工艺的发明,喝了几千年绿茶的中国人,开始喝上红茶、黑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什么呢?紫砂壶也是在这时候发明的,第一泡茶利器诞生了。清朝可能是喝茶最多的时代,几乎人人都喝茶。地球上有五亿人口在饮茶,四亿在中国。那些百年的老茶馆,都是从清朝开始兴起的。洋人们也开始用卖给我们鸦片的钱,来买我们的茶叶了。看古装剧还可以发现,清朝人喜欢盖碗泡。
补充:在网友的提醒下,我想补充说明两点:1、曲水流觞,王羲之兰亭序那一次,的确是喝酒,举例不当。但是白居易、苏东坡其实都有过与曲水流觞一样的文人游戏,不是喝酒,而是喝茶。直到今天这种游戏传播到全世界,已经是茶会当中一种常用的助兴手段。2、有网友提到,朱元璋废除团茶,喝散茶,可能是为了节省人力。这点在合理性上我并不认同。一、皇帝是很少关心生产力的,如果关心动机那也只是为了享受。二、茶只是消遣品,并非是像水稻那样,提高产量,可以增加国库收入。不是什么国家大事。所以他没有动机这么做。所以我认为,朱元璋喝散茶的原因,第一,在于它是个粗人,没那么讲究。第二,茶对他来说,没有对赵佶来说那么重要。(文章来源于知乎)
第二部分:作者“魏琴心”
中国饮茶的历史,始自汉魏。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晋代司徒王蒙好饮茶以及人,每次有宾客来访,必请宾客痛饮一翻,最后,大家都很怕去他家,每次去之前,都要如是说:“今日有水厄。”自此,“水厄”成了中国饮茶史上的一个著名典故。自汉魏六朝至初唐,原始的煮茶法是饮茶的主流,即是用鲜叶或干叶烹煮成浓稠的茶汤并且加以佐料饮用。中唐以后,煎茶法取代原始煮茶法成为上层社会主流的饮茶方式。陆羽《茶经》“五之煮”一条详细记录了煎茶法的过程。煎茶法是唐代上层社会饮茶的主流形式,也是源远流长、变幻无定的中国茶道中第一种成熟范式。
《茶经》全书只有7000余字,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虽然今天的饮茶方式习惯与唐代已完全不同,但《茶经》中提到的“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仍被奉为鉴茶方法的圭臬,成万世不移之真言。水为茶之母。历代茶人论茶皆先论水。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记载,因陆羽口授命笔,列出了陆羽所历之处的二十水,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等名泉皆在其中,并且将雪水列为第二十。书中指出“夫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
韩孟诗派中的重要诗人卢仝诗风险怪奇诡,性嗜茶,一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详尽描述了唐代制茶工艺、保存方式、煎茶过程和品饮体验,因被后世尊为“茶仙”。唐代煎茶所用之茶为饼茶,故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在卢仝的时代,以阳羡茶为原料制作的饼茶是无上尊贵的贡品,所以诗中说:“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音调阳平,非去声),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阳羡即今天的宜兴。在卢仝身后不久,与宜兴比邻的浙江长兴所出产的顾渚紫笋成为贡茶,一直延续至明代初年。顾渚紫笋产量不高,香气清幽,今天在绿茶品类中名头不大,这又是另外一段传奇了。
点茶与焚香、插花、挂画并称文人四艺。日本今天的抹茶道,即是在宋代点茶的基础上稍作变化而形成。点茶法的茶具主要有风炉、汤瓶、茶碾、茶磨、茶匙、茶筅、茶盏等,茶盏崇尚天目盏。点茶用团、散、末茶皆可,但要经炙、碾、磨、罗成为极细的茶粉。然后将茶盏烤热,点茶时先注汤少许,调成浓稠状。注水则用高肩长流的汤瓶。日本发展抹茶道时,发现从中国依葫芦画瓢学会制作的“釜”用来注水非常麻烦,于是稍作改良,将釜加了提梁和流(壶嘴),称之为“铁瓶”。不想千年之后,日本的铁瓶成为中国富贵茶人竟相追逐之物。宋代的汤瓶,用皇帝的话说叫做“瓶宜金银”,这样喝到的方为富贵汤。蔡襄是臣子,没有皇帝这么地位清高隔风雨,他说“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而从今天的博物馆藏品看,大部分宋代的汤瓶都是瓷制。现在我们继续谈点茶。点茶即是用竹制的茶筅在盏中来回搅拌,称为“击拂”,待盏面乳沫浮起是谓茶成。宋代的上层社会中,除点茶之外,还流行斗茶、分茶。斗茶为二人或多人共斗,评判的标准是汤色和汤花。“茶色贵白”,(蔡襄《茶录》),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汤花指的是汤面泛起的泡沫。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早者为负,晚者为胜。陆游诗《临安春雨初霁》中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分茶即是宋代点茶法中充分展现文人趣味的一种游戏。点茶在击拂时,会在盏面上产生山水花鸟或文字的图像,这就是“分茶”。明朝初年罢造团茶,散茶独兴,在上层社会中,泡茶法逐渐取代了点茶法,一直延续至今。明朝人田艺蘅《煮泉小品》“宜茶”条记:“生晒茶瀹之瓯中,则枪旗舒畅,清翠鲜明,方为可爱。”从此,枪旗舒展,青翠鲜明的散茶正式取代了制作工序繁复的饼茶、团茶、末茶,千秋万代,一统江湖。泡茶法自明朝中期在上层社会中得到固化,流行至今,是明清以来的主导性饮茶方式,也是今天全世界范围内的通行饮茶习惯。
事实上,在宋代,民间就已经有了泡茶法的形态。泡茶法出现之初,瀹器用盏。这是延续了泡茶法的最初形态“撮泡”的方法。南宋画家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元画家赵孟頫《斗茶图》中,都描绘了左手持盏,右手持汤瓶,直接向盏中注汤泡茶的情景。从明代开始,壶泡法开始逐渐取代碗泡法。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中都有壶泡法的相关记述。壶泡法起始的同时,与壶泡法相宜的阳羡紫砂逐渐为世人所知,并流行于上层社会与文人阶层。这是阳羡在中国茶史上的第二次名满天下。明末张岱笔下的茶人闵汶水,“导至一室,明窗净儿,荆溪壶、成宣窑磁瓯十余种,皆精绝。”经历代名匠薪火相传,紫砂诸多器型成为经典范式,最后冠绝天下,独步古今。
明清之际,福建、广东两省的红茶、乌龙茶制作工艺逐渐走向成熟,与之相关,东南一带的饮茶风尚发展成与乌龙茶香高、醇厚、耐冲泡等特征相适应的传统工夫茶法。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记载:“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
清代的宫廷中,则惯于以盖碗为饮茶之器。清三代的盖碗是古代陶瓷器物设计中的神来之笔,且花色繁多,青花、粉彩、五彩、斗彩、珐琅彩、矾红、胭脂水、霁蓝、霁红、郎红等几乎所有可以使用的成熟装饰手法都可以在清三代的盖碗上找到。这可以佐证清三代的盖碗使用之频之广。盖碗泡茶便于端接和品饮,故此种方法从宫廷延伸至民间上层社会,一直延续至民国。从鲁迅、周作人、张爱玲等民国文化名人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描写盖碗饮茶的段落。民国之后,社会变迁,沧海桑田,旧时的种种饮茶习惯、范式一度式微、断绝。时光流转,水去云回。今天,饮茶的风尚再度兴起,除了我们常见的壶泡法、杯泡法,以传统工夫茶法为基础,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功夫茶法,如用盖碗代壶作为瀹器、略去传统的闻香杯而添加用来均匀茶汤的茶海(公道杯)以及舍弃茶盘,添设席布的干泡法等。近十年来,普洱热、铁观音热、大红袍热、金骏眉热、老白茶热林林总总,热闹得不可开交。
有一位台湾女作家说,喜欢读茶名,甚于赏壶。茶树管它长成什么样其实都是枝枝叶叶,本来无名无姓。还是爱喝中国茶,情感特别体贴。铁观音外刚内柔,佛手喝来春暖花开。柚茶苦口婆心,至于陈年普洱,好比走进王谢堂内,蛛网恢恢疏而不漏。若是薄云小雨天气,窗外竹树烟翠,花含苞,人悠闲,案头小灯晶莹,此时净手沏茶,就算粗茶配了个缺角杯,饮来,也格外耳聪目明。所谓佳茗,在我看来,即是茶、壶、人一体。恰如明代许次纾《茶疏》“饮时”一条所列:心手闲适夜深共语 明窗净几 访友初归 风日晴和 轻阴微雨 荷亭避暑 小院焚香……中国茶文化,其实从未断绝。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茶香似旧时。
余秋雨感慨过:中国喝茶的诗意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不管是绿茶娇嫩的诗意还是乌龙绵长的诗意都由来已久。即便不说陆羽的《茶经》,从一般诗文中总能频频嗅到茶香。在英国,很难找到完全不喝茶的人,但在中国到处都是。而我感到最难解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英国从中国引进茶叶才三百多年,却构成了一种最普及的生活方式,而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实在太久了,至今还彻底随意,仍有大量的人群对茶完全无缘,这是为什么? 自陆羽著《茶经》的时代算起,泛着茶香的幽邃时光悄然流去一千余年。马嵬的传说已化作风情旖旎的舞台长恨;大雁塔依旧矗立在古都的土地上接受万方的膜拜;颜柳雄浑顿挫的笔力长存碑林讲述大唐曾经的雄风浩荡,而茶,这种与中华文明相生相伴的古老饮品,浸润了光阴,清寂了岁月,涤荡了梦魂。(文章来源于知乎)
第三部分:喝茶人不可不读的古代十大喝茶典故
1、孙皓赐茶代酒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岩韵绿ㄊ保“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2、陆纳杖侄
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陆纳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一顿。事见陆羽《茶经》转引晋《中兴书》。
3、单道开饮茶苏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修行辟谷,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来移居河南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
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剂的饮料。
4、王濛与“水厄”
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他特别喜欢茶,不仅自己一日数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来,便一定要客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事见《世说新语》:“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5、王肃与“酪奴”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三载:“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
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6、李德裕与惠山泉
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宰相,他善于鉴水别泉。尉迟偓的《中朝故事》中记述:李德裕居庙廊日,有亲知奉使说口(注今江苏镇江)。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急水,取置一壶来”。其人忘之,舟上石头城,方忆及,汲一瓶归京献之。李饮后,叹讶非常,曰:“江南水味,有异于顷岁,此颇似建业石头城下水”。其人谢过,不敢隐。唐庚《斗茶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
时隔不久,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7、苦口师
苦口师是茶的别名。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字文通),自幼聪慧,十岁能作诗文,颇有家风。皮光业容仪俊秀,善谈论,气质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那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此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8、谦师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的史学家刘攽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9、贡茶得官
北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满足帝皇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新奇”。据《苕溪渔隐丛话》等记载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这种团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郑可简即因此而受到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
后来,郑可简又命他的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奇品,千里后来发现了一种叫做"朱草"的名茶,郑可简便将“朱草”拿来,让自己的儿子待问去进贡。于是,他的儿子待问也果然因贡茶有功而得了官职。当时有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
郑可简等儿子荣归故里时,便大办宴席,热闹非凡,在宴会期间,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此时他的侄子千里,因为“朱草”被夺正愤愤不平,立即对上一句“千里埋怨”。
10、吃茶去
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句禅林法语。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
据《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吃茶去”,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作者佚名,出处不可考)
第四部分:古人喝茶对水有多讲究
茶:本草之上品
器:承载与互为彰显
水:静默而宏大的力量
当万物生发,人采瑞草于自然中制得茶,取水而唤醒它;当水向茶叶袭来,茶叶内的浸出物如同墨色般毫无规律地逐渐散开,这就是茶之味的诞生。
自古以来,人们便对泡茶之水极为讲究。水质的好坏在茶客们眼中往往是会直接影响到茶汤色、香、味的重要因素,历代文人也把烹茶用水当作一门学问。陆羽在《茶经》中有云:"山水乳泉漫流者上,瀑涌湍急勿食","江水取至远者,井水取汲多者",十分清楚地说出了水良次优劣的缘由。张又新在专著《煎茶水记》中载有刘伯刍关于给名泉水排名次的记载:"扬子江南泠水第一;无锡惠山寺泉水第二;苏州虎丘泉水第三;丹阳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淞江水第六;淮水最下为第七。"
宋代陆游有"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的诗句。所谓"日铸"即浙江会稽山日铸岭产的白茶,质地柔厚,茶味淳朴,芬芳异香,陆游与四川安国禅寺中的"报国灵泉"水相配,达到了"合尝"的效果。相传,陆游在品此茶时还发出"只应碧缶苍鹰爪,可压红囊白雪芽"的赞叹。明代还有"虎跑泉泡龙井茶"之说,名茶伴名泉被人们称为"杭州西湖双绝"。
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载:"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另外,明代田艺衡所著《煮泉小品》一书,对水论述十分详细,分源泉、石流、清寒、甘寒、甘香、宜茶、灵水、异泉、江水、井水、绪谈十节,被称为古代品水之代表作。张源在《茶录》中曰:"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竭窥其体"。许次纾在《茶疏》中也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都强调了茶与水相得益彰的关系。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苏东坡在宜兴蜀山居住时,最喜用画溪中段的水烹茶,经常派书童去溪中段担水。有一次书童在担水时,因在路上玩耍,天色已晚,来不及去画溪中段取水,就从附近的下游担了两桶回来,东坡喝后感到味道不对,就追问书童,书童只好招认。后来,苏东坡为了监督书童担水,就按古代调兵虎符的办法,用竹片做了一对调水符,一半给书童,另一半交画溪中段渡口的船家,每次担水,书童必须换回另一半调水符,才能算完成任务。一个小小轶事,足以见得古人对于水执着之深。
第五部分:古人喝茶到底能有多讲究
今天的说盏茶,说说古人喝茶到底能有多讲究。
在很多今人看来,茶无非是一种饮品,喝茶不就是,取出茶叶,放入杯中冲水。讲究点儿的,可能用矿泉水,再控制下水温,再讲究点儿的,比如潮汕工夫茶,然而跟古人相比,这些仅仅只是工序里的零头。
仅以唐代茶圣陆羽所撰《茶经》一书,共三卷十章,将一切茶事活动一一细述。诸如造茶、选茶、炙茶、煮茶、饮茶乃至茶器茶具、碳火茶水,无一不求精、求工,分寸火候,一丝不苟,甚至思想意念都不得有误。
在唐代,饼茶仍是当时制茶主要的形式,只是在中唐后,由于陆羽的倡导,开始由加料的羹煮发展成清茶的烹煮。采来茶后,先放入甑釜中蒸,臼杵捣碎后,拍成团饼,焙干以后,用荻或篾穿起来封存。
饮用时,通常要经过五个步骤。
第二步是碾未。至饼茶冷却后,用碾研成粉粒状。陆羽认为“未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未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第三步是煮水。煮茶用的水,以山水为最好,江水次之,井水再次之。煮水用的一种称为“鍑”的锅。煮水分三沸,当开始出现鱼眼般的气泡,微微有声时,为第一沸;边缘像泉涌连珠时,为第二沸;到了似波浪般翻滚奔腾时,为第三沸,此时水气全,消为之老汤,已不宜煎煮茶用了。
第四步是煎茶。当水至“一沸”时,即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到“二沸”时先舀出一瓢水来,随即环激汤心,即用茶箸在锅中围绕搅动,使沸滚均匀,同时当出现水涡时,就用一种量茶未的小勺叫“则”,量取一定量的茶未,从漩涡中心投下,再用茶箸搅动,(搅动时动作要轻缓,动作不熟练或者搅得太急都不算会煮茶。)当茶汤出现“势若奔腾溅沬”时,将先前舀出的那瓢水再倒进去,使锅内降温,停止沸腾,以孕育“沫饽”,也叫作“汤花”。然后把锅从火上拿下来,放在“交床”上。
(唐人将茶置釜中煎煮,通过煮茶、救沸、育华产生沫饽以观其形态变化。)
第五步是酌茶。就是将茶汤舀入碗内舀茶至碗里,须使“沫饽”均匀。“沫饽”是茶汤的精华,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汤花”。这就是煮茶的全过程。
唐代的团饼茶煮饮,除了陆羽《茶经》的详细记述外,带有两幅唐代古画生动地描述了煮茶的场景。
一幅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唐人煮茶的资料,这里有典型唐人煮茶场景。(作者佚名,出处不可考)
喝茶人都会被这样的一个说法熏陶到,那就是“唐煎,宋点,明泡”,以其记载及可考据详实度来猜测古人的喝茶玩法。还请高手多来讲讲其中细节、乐趣。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