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元宵节,资中人王子渊以15000文五铢钱,从成都安志里寡妇杨惠手中买下一名奴隶“便了”。王子渊在其卖身契《僮约》上详细规定了便了一生都干不完的活,其中与茶有关的两处:“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前一句表明西汉时,成都人饮茶已蔚然成风;后一句说明成都已是川茶的集散中心。这是中国茶市最早的文字记载。王子渊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僮约》尽管可能是一篇游戏性散文,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武阳,即今彭山县江口镇,距黄龙溪锦江下游约10公里。是古代东去成都的第一大码头,锦江在此重回岷江,水面宽阔,利于通航;而武阳及其周边的丘陵、山地自古便是著名的产茶区。《成都通史》称:秦汉三国时期,黄龙溪的前山、后山以及彭山和蒙顶山等地盛产茶叶,并涌现出众多茶叶作坊。这里逐步形成了大型茶市。
川茶产量大,目的是为了交易。唐代已出现了专事茶叶经营的商人。这些茶商分行商和坐贾两种,坐贾指坚守在城市的商人,或零售或批发,即《封氏见闻录》所说的“城市都开店铺”。而行商则在茶区收茶再贩运出去,所以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市场。此陆羽所谓“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是也。茶叶到了宋代,成了重要的“国防商品”,从唐开始的茶马贸易,此时更为要紧,宋代战马缺乏,茶叶遂成向北方民族换取马匹的资源。宋神宗熙宁七年,朝廷确立茶马制度,蜀茶被视为博马茶,成都府路所属的8个州就设立了24个茶市(南宋发展到30多个),包括雅州名山、蜀州永康、邛州等著名的茶区。这些茶市有专门设立的茶场司负责管理。以后为了避免与买马司的矛盾冲突,将两司合并,称为茶马司。川茶在宋朝与夏、辽、金、元的军事抗衡中曾发挥了极重要的战略作用,同时,茶马交易也进一步刺激了川茶生产,不仅产量大,茶市活跃,而且私人茶园中还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新型经济形态。那一条条镶满马蹄印的茶马古道,至今还仿佛在述说着四川古代茶市的繁荣。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