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汉代“茶饮料”的兴起

时间:2023-11-30来源:泰元坊茶文化 作者:佚名浏览:
在中国古代茶最早被发现时是人们用以果腹的食物,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不少典籍开始描述茶的药性,如南北朝任昉《述异记》:巴东有真香茗,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说明人们对茶的益智、少眠、提神作用已经有了较明确的认识。人们在食茶和把茶作为药物食用的过程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在中国古代茶最早被发现时是人们用以果腹的食物,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不少典籍开始描述茶的药性,如南北朝任昉《述异记》:“巴东有真香茗,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说明人们对茶的益智、少眠、提神作用已经有了较明确的认识。人们在食茶和把茶作为药物食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的药性很弱,但是却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因此茶开始转化为饮料。直到汉代,饮茶才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阶层。茶由食用到药用,再到饮用的转变过程,是人类对茶的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逐渐忽略了茶的那些不突出、不重要的功效,把握了茶最为显著的功效——提神醒脑,并根据这种特殊的功效找到了利用茶的最佳方式——饮用,于是茶在汉代形成了一种饮料。
 
西汉王褒笔下的“茶饮料”
王褒,字子渊,西汉文学家,生卒年不详。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墨池坝)人。王褒《僮约》记载了茶在四川成为普遍性饮料的情形。他记载在汉宣帝时期,奴仆的日常工作有两项与茶有关,即“烹荼尽具”和“武阳买荼”。其中“烹荼尽具”指的是烹煮茶叶和清洗茶具。这种日常劳作说明在西汉时期茶成为一种经常饮用的家庭饮料。“武阳买荼”中的武阳,即今天四川的彭山、仁寿、眉山等县,以及双流的南部地区。这些地方距离王褒的家成都不远,是我国传统的产茶区。武阳在当时很有可能是一个大型的茶叶市场。奴仆们几乎每天都去武阳买茶,说明当时茶叶的消耗量之大,也从侧面反映出茶在四川当时已相当的流行了。
 
饮茶之风的兴起
在汉代,茶作为饮料的功能正在逐渐强化,许多关于茶的文献都出自文人之手,比如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许慎的《说文解字》、王褒《僮约》等等。这说明了茶已经成为当时文人经常饮用的饮料,也体现了文人对茶的重视。由于饮茶使人精神兴奋、思维活跃,而这恰恰满足了文人写作的实际需求。尤其是汉末,东汉王朝没落,逐渐兴起了玄谈之风。文人们终日高谈阔论,当然也需要助兴之物。茶可长饮而且令人神清气爽,于是饮茶在汉末迅速发展,喝茶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进而使茶成为了一种更纯粹的饮料。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叶市场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功效  茶叶  饮茶  茶具  煮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冲泡之宜兴茶泡法
冲泡之宜兴茶泡法
茶叶冲泡之安溪泡法
茶叶冲泡之安溪泡法
潮州的泡茶方法
潮州的泡茶方法
诏安的泡茶方法
诏安的泡茶方法
原始宗教与普洱茶
原始宗教与普洱茶
茶叶与天主教
茶叶与天主教
劣变茶假茶怎样识别
劣变茶假茶怎样识别
什么是茶叶素油
什么是茶叶素油
夏天烧茶叶驱蚊效果好
夏天烧茶叶驱蚊效果好
为什么茶叶会香呢?
为什么茶叶会香呢?
茶叶制作之炒茶
茶叶制作之炒茶
人工炒茶跟机器炒茶有差别吗?
人工炒茶跟机器炒茶有差别吗?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