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从煮汤到冲泡,中国人的饮茶方式是怎么演变至今的?

时间:2018-12-12来源:东家APP 作者:佚名浏览:
从煮汤到冲泡,中国人的饮茶方式是怎么演变至今的?
江苏宜兴,古代称“义兴”、“阳羡”。阳羡在唐代颇有名誉,为进贡天子的贡茶。诗人卢仝吟咏:“问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可见名气之大。我国饮茶的习俗由来已久,至唐朝时代陆羽著《茶经》而完备其事。
 
饮茶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了变化。
 
历史上,我国的饮茶方式有三次较大的演变。
 
第一个阶段是煎饮法到煮茶法的过渡。
 
把茶直接放入茶釜中烹煮,是唐代以前常见的方法。
 
茶最初被发现时,人类的祖先们还生活在原始部落,当时生产力低下,吃饭是一个大问题。当他们发现茶树叶没有毒,滋味尚可时,就当菜叶来采食,而对于茶的色香味,则没有心思仔细品味。在不断的食用中,他们发现茶不仅能祛热解渴,且可以振奋精神,对一些病症也有疗效,于是将茶从粮食中分离出来,煎来当药。
 
从先秦到两汉,茶从药物变成饮品。当时人们饮用茶水时,可以煮成羹汤来喝,而且茶中可以加入粟米和一些调味料,做成粥状食物。
 
到唐代这种方法还存在,但遭到了陆羽的反对。此后唐人饮茶开始提倡茶汤的原味,为茶道之兴奠定了基础。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在唐时接受了汉人饮茶的习惯,并保留和传承这一方法至今。
 
第二个阶段煮茶法到点茶法的过渡。
 
斗茶之风自唐代开始,至宋代达到高峰。点茶法从宋代的斗茶中发展起来,后被广泛接受。
 
此法不用茶釜直接煮,而是把茶末放入茶盏,用沸水冲点。若使茶末和水交融一体,必须用到一种重要工具“茶筅”。茶品上者,以茶筅击打茶汤,沫饽堆积,水质浓稠。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饮毕盏中依然有余汤,称为“咬盏”。
 
第三个阶点茶法到泡法的过渡。
 
点茶法,在宋代宫廷和士大夫阶层非常盛行,宋代之后,这种方式随着泡茶法的出现逐渐消失了。
 
泡茶法是从唐代开始,明清盛行。
 
唐时就有蒸青制茶法,即在采茶、蒸焙之后,并不捣碎,饮用时直接冲泡
 
但因唐宋以饮用团茶为主,这种方法没有普及。
 
到明代,制茶法和饮茶法一再简化,团茶散茶取代,泡茶法为主的方法开始盛行,并一直沿用至今。
 
泡茶不加任何调味料,喝的是茶的原味、真味。
 
茶经历了从药用到食用到饮用,又经历了从煮茶到点茶到泡茶,历朝历代不断发展演变。
 
历经千年,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中国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饮茶方式  煮茶法  茶树  饮茶  水质  茶道  冲泡  泡茶  煮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世界九大饮茶方式印度最奇葩
世界九大饮茶方式印度最奇葩
藏族的五种饮茶方式
藏族的五种饮茶方式
荷兰人的饮茶方式
荷兰人的饮茶方式
饮茶方式的转变引发茶具大变革
饮茶方式的转变引发茶具大变革
回族饮茶方式
回族饮茶方式
清饮与调饮两种饮茶方式之争
清饮与调饮两种饮茶方式之争
西藏常用茶叶品种及饮茶方式
西藏常用茶叶品种及饮茶方式
讲解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经过四次
讲解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经过四次
秦汉魏晋的羹饮饮茶方式发展与
秦汉魏晋的羹饮饮茶方式发展与
七种错误的饮茶方式你中招了吗
七种错误的饮茶方式你中招了吗
点茶——与众不同的饮茶方式
点茶——与众不同的饮茶方式
国外十大饮茶方式印度的最奇葩
国外十大饮茶方式印度的最奇葩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