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明朝,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时代

时间:2019-09-26来源:源基觀茶 作者:佚名浏览:
明朝,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时代
在唐宋时期云南的文化还处于萌芽状态。云南人利用茶的历史其实应该很久很久,但究竟有多久没人能说得清楚。身处远离中原的荒蛮之地,云南人的先民是没有文化更没有文字的,所以即便是到唐代,云南的历史基本靠传说,以及中原王朝故纸堆里点滴零碎的文字来拼凑。
 
但作为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没有文字记载并不意味着古云南人就不会利用茶,就不懂得喝茶,现在普洱茶产区内众多成百上千年的栽培型、过渡型古茶树就是明证。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是唐朝时茶在云南的真实写照。从樊绰写成于唐咸通三年(862年)的《蛮书》所记载的这条史料看,当时云南茶的加工是十分简单原始的。“散收,无采造法”即便不是说茶叶采下来后完全没有加工,但至少加工很粗糙,如果非要描述一下,我想与“采无定时,日光生晒而成”比较类似。
 
而当时在内地,茶叶的加工技术已经趋于完善了。《茶经·三之造》就记载了制茶的基本程序:采下来的茶叶经过蒸青、研捣,放入模具内压制成饼状,烘焙干燥,穿孔串在一起,密封保存。可以说与内地相比,南诏国与唐王朝在制茶技术上的差距是很大的。
 
但到明初情况就不同了,这时以炒青绿茶为主的散茶得到一定程度发展,饼茶团茶制作则片面陷入到追逐奢侈和争奇斗异的境地,与普通百姓越来越远。穷苦孩子出身的朱元璋一看不行啊,散茶压成饼做成团最后还不是要撬散吗?费时费力还做无用功干嘛,于是一声禁令废了龙团凤饼改贡散茶了。紧压茶散茶的主次转换由此完成,随之而来的是喝茶的方式也是简化简化再简化,最终朱元璋的庶子、宁王朱权提倡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把唐宋传下来的烤茶、碾碎、过滤、制作成茶粉等等程序全废了,中国的饮茶史至此从点茶茶艺进入到了泡茶茶艺时代。
 
就在饼茶被废的时候,这项带着浓厚唐宋韵味的制茶技艺,在远离中央政权的边地云南却得到蓬勃发展,最终成就了全世界茶叶大家族中,无论是外形还是内质都最为丰富的普洱茶世界。
 
如果抛开情感因素考虑,比较确信的是从明朝开始我们才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时代。关于紧压普洱茶的最明确记载,出自明万历年间谢肇淛的《滇略》。“滇苦无茗,非其地不产也,土人不得采取制造之方,即成而不知烹瀹之节,犹无茗也。昆明之太华,其雷声初动者,色香不下松萝,但揉不匀细耳。点苍感通寺之产过之,值亦不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这是最早最确切地记载紧压普洱茶的史料,可以看出在明朝建立200来年后,“普茶”也就是普洱茶被当时云南各阶层普遍接受,作为一种畅销商品在云南广为流通。
 
“蒸而成团”则指出当时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得到质的改变,已由唐朝时期的“散收,无采制法”,演变成将晒青毛茶蒸揉后制成团茶形式,但制茶技术还是有缺陷的,以至被当时的中原人士认为“不得采取制造之方”、“差胜饮水耳”。明朝时云南茶叶的加工技术之所以有较大提升,应当与明洪武年间内地大批移民迁入云南不无关系。至少,他们带来了内地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包括制作蒸青、炒青、晒青团茶散茶工艺
 
制茶技术的提升,以及紧压技术的引入,加上劳动人民的智慧,为随后普洱茶外形的发展提供了无尽的可能。从“无采造法”到“蒸而成团”,普洱茶在沉寂中默默守望了上千年时光后,开始了“名重天下”的旅程。道光年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说:“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也即到19世纪初,普洱茶贡茶就有八种花色。
 
地理上的距离,一度是品质优异的云南大叶种茶向前发展的障碍,但当紧压制作技艺嫁接到普洱茶身上时,普洱茶不但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最好的载体,也将紧压茶的技术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后的普洱茶,从圆形的七子饼茶、方形的砖茶到碗形的沱茶、心脏形的紧茶……各种形制相继出现,最终形成了令人着迷的普洱茶世界。
 
灿烂的阳光里,一片片云南大叶种茶正舒展腰身,恣意地长在高大的古茶树枝头,吸纳着阳光的温度和气息。当它们被一双巧手采摘下来,杀青后被平铺在太阳光下晾晒,水分挥发留出的空隙被阳光的味道填满,永久地贮存在肥厚的叶脉间。
 
这就是普洱茶晒青毛茶,被蒸压成饼砖沱后叶与叶紧紧拥抱在一起,于黑暗中默默地静候着岁月的流转。即便没有光,蜷曲的叶片仍会在一个个或大或小、或独立或开放的空间里,透过一丝丝的氧气和水分,既相互独立又互为依托地沉积着时光,让生命不停地流转。这是一个美的升华,美的转化,也是美的再创造过程。
 
从优异的生长环境,到雨露的滋养,到阳光的雕刻,到加工成型后柔美或硬朗的线条,到生命的转化,再到口腔里释放的滋味,普洱茶集大美之成于一体,最终全部释放在一杯浅浅的茶汤中……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云南大叶种茶  普洱茶产区  云南大叶种  晒青毛茶  炒青绿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的最佳指标
普洱茶的最佳指标
什么是宫廷普洱茶
什么是宫廷普洱茶
普洱茶存放的时间是否有一个限
普洱茶存放的时间是否有一个限
干仓和湿仓的普洱茶的分辨
干仓和湿仓的普洱茶的分辨
干仓的普洱茶的生茶和熟茶的汤
干仓的普洱茶的生茶和熟茶的汤
普洱茶道“四大”核心要义是什
普洱茶道“四大”核心要义是什
鉴别某些冒充普洱茶的安化黑茶
鉴别某些冒充普洱茶的安化黑茶
从品饮价值角度谈普洱茶的保质
从品饮价值角度谈普洱茶的保质
探聊聊热门的古树普洱茶
探聊聊热门的古树普洱茶
夏季喝普洱茶不为人知的秘密
夏季喝普洱茶不为人知的秘密
购买普洱茶之前必备普洱茶知识
购买普洱茶之前必备普洱茶知识
冲泡普洱茶为什么要高水温
冲泡普洱茶为什么要高水温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