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关茶厂大事记
1942年,康藏茶厂加工的紧茶正式销往西藏和四川地区,和云南省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注册商标为『宝焰牌』。1949年因政治原因停止生产。
1968年10月,文化大革命下,云南省下关茶厂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厂内原有的领导班子大多被下放,正常的生产秩序也被打破。
1990年,下关茶厂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同属这一梯次的其他国企,是中国人寿、中国建筑、中化集团、中粮集团、中金等以“中”字打头的企业。
70年代三角检
下关茶厂于70年代生产的“三角检绿盒”包装独特,很有那个年代的特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盒子侧面贴的红色三角形标签。
这个三角检的整体造型为金边红底,其中图案上方为“中国商检”四个大字,下面左右两边合为“云南”二字,中间则是最具标志性的“CIB”圆形标志。
而为了应对海外国家的进口产品质检,云南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和国家商检局会对茶品进行双重检验,为做区分,就在检验合格的沱茶包装上附上了商检标签。
打开盒盖包装观察,会发现除了100克规格的沱茶本体外,还另附了一张由商检部门出具的品质鉴定书,说明书的开头也同样有红三角商检标志。
先行使用的“红三角”商检,在1984年左右因商检部门的原因而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则是很多茶友都熟悉的黑色“中国商检”圆形标签。
与使用“红三角”商检的金绿盒相比,黑商检虽同样有金边,但由于印刷油墨不同,在时间的沉淀下,逐渐由金色褪为稍显暗淡的土黄色。
不过除了徽章型的版面外,也有一些批次的黑商检,仍沿用了之前的八中茶商标,除了图案上的细微差别外,两种黑商检的品质并无过多差异。
可能是考虑到了香港市场的需求,黑商检的“中国商检”字样为繁体字,下方则是CIB的中英双文字样,标签整体为黑白两色,简洁明了。
黑商检的外盒还有一个隐晦的优势,那就是尺寸设计非常精准,用手拿住外盒边缘,下盒会由于阻力卡着无法下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下关沱茶的造工精细。
在其他方面,黑商检大多延续了三角检的设计理念,内绵纸同样为条纹油光纸,八中茶的“茶”字则为青绿色油墨,品质鉴定书的标志也更换为圆形商检标志。
到了20世纪90年代,黑商检则更换为了红商检,和早期的两种商检相比,红商检的图案设计更加精简,只有“CIB”符号,白底红色调也更加醒目。
除了商检的变更外,红商检的外盒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稍显褪色的黯淡金边,品质优异的奖章图案,都能找到上代红商检的影子。
不过红商检的内包装纸较大,格纹绵纸不带不带油光,其次包装纸上的字样色泽更深,八中“茶”字为深绿色,底部“云南下关茶厂出品”字样则为深红色。
此外,红商检的品质鉴定说明书上也不再带有商检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