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字首见于《六经》,西周初期著作《诗经》的《豳七月篇》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初次表示茶的含义。中唐以后,所有茶字意义的荼字都变为茶字。同时废用所有的别名、代名,统一为茶字。除茗字至今偶然沿用外,其它所有代用字都已不用。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所主编的《茶理玄思·茶论新说揽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中论文摘要的内容。
一、从荼到茶
茶字多名,古人所见不同,命名也不同,混乱不一。到了唐朝陆羽(公元733~804年)从(神农本草)历代《本草》的荼,从《桐君录》、《晏子春秋》的茗字,从《尔雅》的概字,从《方言》的槚字,从《凡将篇》的字,概括茶为五名。
茶字首见于苏恭的《本草》。《唐本草》是唐高宗李永徽中(公元650至655年)李勣等修编,显庆中(公元656至661年)苏恭、长孙无忌等22人重加详注。自后不再写荼字,而都是写茶字。
唐代宗李豫前至德宗李适年间,所有写在唐碑上的茶字都写为荼。如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圣善寺沙门某写灵运禅师碑上的荼椀,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徐浩写不空和尚碑的荼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吴通微写楚金禅师碑上的的荼毗等,都是写荼字。至文宗李昂(公元827至840年)、武宗李炎(公元841至846年)、宣宗李忱(公元847年至859年)时所立的唐碑上,荼字都变为茶字。如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柳公权玄秘塔碑,大中九年(公元855年)裴休写来峰慧禅师及令狐楚撰文、郑细写的百岩太师怀晖碑的茶毗,都是改变的显著明证。改荼为茶的原因,则与陆羽《茶经》、卢仝《茶歌》的影响有关。中唐以后,所有茶字意义的荼字都变为茶字。同时废用所有的别名、代名,统一为茶字。除茗字至今偶然沿用外,其它所有代用字都已不用。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