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贯穿古今的茶文化

时间:2024-01-22来源:尚廷坊普洱茶 作者:佚名浏览:
茶作为风靡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是茶的故乡,人们从发现到利用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茶叶从被发现到成为举国之饮,崎岖坎坷: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道、儒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神农时代 关于茶叶起源的说法有神农尝百草

作为风靡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是茶的故乡,人们从发现到利用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茶叶从被发现到成为举国之饮,崎岖坎坷: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道、儒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神农时代
关于茶叶起源的说法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以及“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两种,虽然两种起源不确定,但后人可以知道,神农时期,就用茶叶煮着喝,当药用。
 
西周、东周
3000年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拿来当药用。
 
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拿来当药用。
 
汉代
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东汉华佗《食经》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药价值。
 
两晋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一些有学识之士提出“以茶代酒”之举,这个时期的茶也出现了祭祀的作用。
两晋时期,饮茶也逐渐与佛教、道教联系起来,尽管此时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仪式和阐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经脱离作为饮食的物态形式,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国茶文化初见端倪。
 
隋唐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也多认为是对身体有益,茶文化初步形成。
唐代经济、文化的,陆羽创作《茶经》成为隋唐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创新了中国茶道精神。
 
宋代
宋代有了很大的发展,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的兴起。
 
元代
元代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的发展期,推翻了唐宋茶文化的精细茶艺,促进了茶艺向简约、返璞归真方向发展。
元代也开始制作散茶,重炒略蒸,拿来当药用。
 
明代
明代茶文化仍承元代势,表现为茶艺简约化,茶文化精糖果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
 
清代
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近代
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叶市场  中国茶道  中国茶叶  茶文化  中国茶  乌龙茶  茶树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文化几个阶段的发展
茶文化几个阶段的发展
峨眉山万年禅茶文化
峨眉山万年禅茶文化
满族人有哪些茶文化
满族人有哪些茶文化
各国红茶文化知识的普及
各国红茶文化知识的普及
中国茶文化的四种属性
中国茶文化的四种属性
禅茶文化的精神
禅茶文化的精神
盖碗茶文化
盖碗茶文化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
海南的茶文化有哪些特点及其历
海南的茶文化有哪些特点及其历
河北茶文化博览会进入尾声 茶
河北茶文化博览会进入尾声 茶
黔西南州秋季茶文化专题讲座开
黔西南州秋季茶文化专题讲座开
黔西南州秋季茶文化专题讲座在
黔西南州秋季茶文化专题讲座在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