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顺时兴号:与96真淳雅齐名,早期易武茶标杆,易武复兴时代先
时间:2024-04-24来源:藏品普洱 作者:佚名浏览:
次
易武正山在明清时期曾是名震天下的贡茶产地中心,诞生了宋聘号、福元昌、同庆号等经典号级茶。但历经战乱、火灾等种种因素后,茶庄被毁、茶号破败,易武茶山逐渐没落,不复往日荣光。
这个阶段,以
易武古树茶为
原料,涌现出“真淳雅”、“顺时兴”、“易昌号”等经典茶品。本期,就来和茶友们聊聊
易武复兴先锋——顺时兴号。
1994年8月,在昆明参加了第三届国际
茶文化研讨会后,以吕礼臻、陈怀远为首的台湾中华
茶艺联合促进会一行约20多人,辗转来到
易武,开始了
普洱茶的寻根之旅。
易武乡政府请出正在撰写《
易武乡志》的前任乡长张毅接待大家。张毅从1984年就开始考证、研究
云南普洱茶传统
工艺,不仅搜集制茶的传统工具,还深入
茶山、古寨实地考察,获取了很多珍贵的一手资料。
张毅老乡长陪同吕礼臻一行人,参观了
易武镇上尚存的
老茶庄和
古树茶园。野生蓬勃的
易武古
茶树,令他们兴奋不已;但颓败荒凉的
老茶号旧址,又给他们心理带来沉重一击。
为了更真实地还原
易武普洱茶古法
工艺,张毅请来曾在“
宋聘号”做过茶的李官寿老师傅来指导,还找到了以前的石模,从揉捻、压制等环节,力求还原制茶古法。
1995年,第一批实验性质的“真淳雅号”诞生,但产量较小,且
工艺粗糙。经过进一步筛选
原料,改进配茶手法和加工工序,1996年,真淳雅号终于实现量产。这是
易武地区第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乔木大树料
普洱茶。
顺时兴的选料是真正
易武野放茶料。由于长期自然生长,
易武茶山的大
茶树就像是未被发掘的宝山,无论是质与量都非常好,完全是野生乔木种。
张毅的顺时兴系列茶品,堪称当代
易武茶鼻祖之一。由于他本人对
易武茶山极其了解,又有熟悉的人脉关系,能买到上好野生
易武料,所以早年顺时兴系列,品质上乘,可以作为学习
易武茶的标准教材。
早期
易武顺时兴,从1998到2001年都在延续生产,基本是
裸饼状态,一筒7片,仅在每筒茶最上面放一张茶票。这些茶很难判定具体年份,市场流通也比较少。
2002年,首批带包装的顺时兴诞生,每
饼茶都有
内飞、
内票,外面有一层完整棉纸包装。邓时海先生在《
普洱茶续》一书中,对这批茶做了详细介绍。
2003年,“
易武顺时兴”正式注册商标。这一年的顺时兴产品采用薄棉纸包装,茶版为咖啡色印刷。
2004年
易武顺时兴的辨识度较高,
内飞上备注了“主人:张毅,二00四年春”字样,很方便茶友辨识年份,这个年份的顺时兴在市场上也比较常见。
2008年张毅老乡长去世后,因有资本进入,加上难以有稳定、优异的
茶叶原料,后面出的顺时兴系列,都没有那么让人印象深刻了。
总体来说,张毅老乡长是恢复
易武传统制茶
工艺的有功之臣,他创办的顺时兴号,是早期
易武古树茶的代表作,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里程碑。作为
易武茶复兴时代的先锋,顺时兴为后来的
易武茶树立了标杆式的口感,值得被业界铭记!
参考资料:
邓时海、耿建兴.
普洱茶续[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罗洪波《从混沌到澄明,1993-2008年
普洱茶史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