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行歌日正长,
吴蚕捉绩麦登场。
兰亭酒美逢人醉,
花坞茶新满市香。
——陆游《兰亭道上》
茶俗
沱茶由白族同胞创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一面看似圆面包,另一面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
云南地区空气湿润,四季温和,日照时间长,适于茶叶生长。长久以来,下关沱茶始终保留了浓烈、高香的滋味,这与下关的气候环境息息相关。下关风大,空气湿度低,有利于茶叶的快速冷却和干燥,而沱茶压制的紧结度高,在最大限度上保持了茶叶的鲜爽度和香气。手手相传的传统工艺,更造就了下关沱茶无法复制的独特香气和口感。
茶史
下关沱茶是有悠久历史的一种紧压茶,据明代谢肇淛的《滇略》一书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这是沱茶的早期形式。
在古代,大理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旧时的马帮曾驮着袋袋普洱茶在这里落脚歇息,于是在马帮铃声、阵阵茶香中,大理形成了下关沱茶文化最早的文化个性。百余年来,通过著名的“茶马古道”,下关沱茶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滇西北、西藏和四川等地。
喜欢喝酥油茶的朋友若是细细品味,便能在浓郁的奶香中发现下关沱茶的甘甜。而在下关沱茶集团,你也能看到有不少佛教元素包装的沱茶,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下关沱茶与西藏的历史渊源,以及滇藏之间因茶而生的情意。
下关沱茶的创始人为大理喜洲“四大商帮”之首的严子珍(镇圭),他于1902年与江西商人彭永昌、北城商人杨鸿春合资创立了“永昌祥”商号,在下关开设第一家茶叶精制加工厂,加工紧茶和饼茶,标志着沱茶工艺的诞生。
1917年,永昌祥制定了第一个企业标准,实现标准化生产,川渝之地开启了下关沱茶的百年黄金时代。
之后,沱茶也进入了欧美和日本市场,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国际声誉的代表性产品,对于喝惯了咖啡的西方人来说,这是一种极新鲜的体验——“沱茶的清香气使人想起农家院落的芬芳”。
下关沱茶属普洱紧压茶类,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圆面包,其外观精巧,曲线玲珑。茶叶外形条索完整修长,干茶肥壮,油润鲜亮。茶汤金黄透亮,清澈纯净,醇厚耐泡,回甘好。常饮具有明目清心,提神养颜,抑菌治病之保健作用。
茶事
作为云南六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之一,下关沱茶已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点。振兴民族传统工艺,推动非遗文化创业发展。随着文旅融合发展,包括下关沱茶在内的具有非遗特色的文创产品、衍生品,广受游客喜爱。2013年,下关沱茶制作技艺数字化博物馆正式上线。
对下关沱茶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到大理的子河茶街去走走看看。那里的茶楼、茶室、茶庄迎面而立,装修雅致,各类下关沱茶应有尽有。
选一处静谧之地,持一份恬淡的心境,泡上一壶宁心的下关沱茶,静静的浅啜。让自己沉醉,去寻找那份淡然......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