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元昌号
福元昌号始创于清光绪年间,主人为余福生。
《普洱茶记》云:“百年福元昌圆茶,享‘普洱茶王’之誉。”福元昌茶的内飞共有三种色纸,为浅蓝、红紫、白三种颜色,皆以手工盖上朱砂红印。福元昌号圆茶那种气势磅礴雄厚的气势,十足代表了普洱茶的雄壮男性美,是现今普洱茶行列中的“普洱茶王”。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来自云南石屏的向质卿在易武老街成立同兴号。
清末民国初年易武茶走向兴盛,山山有茶园。易武有大小茶号七八十家,加上几十户其他商家、马店,共有百余家。同兴号专门精制高级普洱茶品而闻名。1921年左右,同兴号年产规模达500担,属大型茶庄,跻身茶业豪门之列
抗日战争期间,因战乱频繁茶马古道受阻,各大茶庄被迫纷纷关门停业,同兴号茶庄也未幸免,曾经辉煌百年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极度衰落,同兴号茶庄旧址及其商号也被多次转卖。解放后,同兴号茶庄及各大私人茶庄相继被收归国有。
向质卿系其家族由石屏到易武创业的首代人,去世于清末民初。向质卿两个儿子向纯武与向式勋。茶号到民国年间就传给其儿子向纯武继承。
1917年,六大茶山的茶商们集资建造连接易武和倚邦的磨者河承天桥,该工程时历两年,耗银颇多,而同庆号捐出的银两就占了建桥总耗银数的一半。当时的民国政府普思沿边第六行政分局,就此给同庆号颁发“见义勇为”嘉奖匾一块,同庆号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同庆号在经营普洱茶的茶庄中,最早推行普洱茶六选六弃之精细作法,因此其品质超群,而销量大增。在上世纪初,同庆号茶叶销量达到了年销2000多担。同庆号把普洱茶销往国内的同时,也把大量的普洱茶销往海外。其一部份从易武运老挝、越南莱州转至河内;一部份运蒙自上火车抵海防转至香港,再分达东南亚各地。“选料精细,加工认真,包装精美”,是八十年前东南亚侨商对同庆号的共同赞益。
光绪三十年,清政府商部“采择各国通例,参协中外之宜,酌量添改”,拟定了《商标注册试办章程》28条,《商标注册细目》23条,于8月4日上奏,旨准颁行。同庆号随后就向清廷申办了同庆商标“龙马图案”。带有同庆商标的“龙马图案”的普洱茶,由于做工精细,立即成为了高品质普洱茶的代名词,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
为了规避市场上越来越多打着“龙马图案”的假同庆号普洱茶,1925年,他们按当时北洋政府颁布的《商标法》,又向北洋政府农商部商标局申请了同庆商标“双狮旗图”。无论是同庆号的“龙马图案”还是“双狮旗图”,现已成为所有普洱茶爱好者熟知的标识,成为了中国茶叶史上的瑰宝,永远载入中华茶文化之史册。
宋聘号茶庄成立于光绪初年,以生产大量普洱茶品闻名。钱利贞商号,后改名乾利贞号,以经营棉花、鹿茸、药材、茶叶等商品为主,于光绪二十二年在思茅设立总店。1912年因思茅发生瘟疫而形成居民十户九空的惨状。乾利贞号被迫迁到易武经营。后来因宋聘号与乾利贞号结为亲家,两家合并为“乾利贞宋聘号”扩大经营,以普洱茶生产为主。
宋聘号组织改制后,改生产一般品质的普洱茶品,一直都拥有广大的普洱茶市场。但是所生产的茶品,多偏重于较低价位的商品货,因此过去由宋聘号生产的普洱茶品虽然不少,但在一般收藏者或者茶楼,所珍藏保留下来优好的并不多,所以高级宋聘号普洱茶品,很不容易看到。
充斥市场的宋聘普洱茶数量可观,多是普通或赝品伪货。有的是以其他茶品换了内飞,变成“百年宋聘普洱”,如利用无纸绿印冒充的最常见;有的是利用边境茶菁做成宋聘号产品,加上仿印的内飞、内票,裹上竹箬而推出市场,现在仍然货源不断。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的那些改头换面滥竽充数的假宋聘,不下五六种之多。
宋聘号茶庄负责人为钱正利,设在易武镇的总公司名为“乾贞利宋聘号”。民国初年就在香港设立分公司,以“福华号宋聘”品牌生产普洱茶品,同时也代理营运总公司对海外销售的茶品。根据易武乾利贞茶号资料,在1946年还曾经运送一批“易武元宝茶”(圆茶)到香港,有“凤眉贡茶”、“乾利茶”、“同利茶”茶品;另一方面也从云南或越南等境外,买进茶菁,压制各种茶型普洱茶品。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更有商人以越南普洱茶菁,或从广东出口到香港的普洱散茶,加工压成普洱圆饼,贴上仿纸印的乾利贞宋聘号内飞、内票,以假乱真。另外也有与宋聘号无关的商人,在泰国利用清迈所生产的茶镜菁,制成圆茶贴上宋聘假内飞,压上假内票。这些泰国宋聘圆茶通常是以白报纸包饼,再包上竹箬成筒。
宋聘极品,是普洱茶界中一个专有名词,就是那些属于宋聘号正厂,或是乾利贞宋聘号所生产的优良普洱茶品,都冠以极品,以示为宋聘号正宗好普洱茶尊称。时下的宋聘极品已经难遇更不可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