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茶与祭神祀祖

时间:2014-10-31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用茶叶,在古代中国亦成为一种民俗。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梁朝萧子显在《南齐书》中谈到:南朝时,齐世祖武皇帝在他的遗诏中有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矣的记载。此前东晋干宝所撰《搜神记》有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未收马,并痛其妻,著平上帻,单衣人,坐生时西壁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用茶叶,在古代中国亦成为一种民俗。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梁朝萧子显在《南齐书》中谈到:南朝时,齐世祖武皇帝在他的遗诏中有“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矣”的记载。此前东晋干宝所撰《搜神记》有“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未收马,并痛其妻,著平上帻,单衣人,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至于用茶作为丧者的随葬物,本世纪七十年代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墓中得到了印证。事实上,这种习俗在我国不少产茶区一直沿用下来,如湘中地区丧者的茶枕,安徽丧者手中的茶叶包。安徽黄山一带人民至今甚至还有在香案上供奉一把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纪念明朝徽州知府,进京为民消命而设立的。这是充满儒教精神的行为。
    在中国人的祖先崇拜中,儒教讲究的是“慎终追远”。朱熹的解释是“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礼。”从哲学内涵看,这已不完全是一种儒家的孝道了。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既然作为儒教基本的道德目标的“孝道”,要求人们要“敬”、“无违”、“三年无改于父道”。所以被誉为“琼浆甘露”的茶,在其祖先的生前必不可少,死后又有什么理由能不陈供呢。况且茶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既为普遍爱好也是容易得到的。有一则民间传说,认为人死之后,在去阴间的路上有一条奈河,奈河桥畔,孟婆具备了一种茶汤,说是喝了这种茶汤,到阴间会忘记生前的一切事情,可以加速其投生转世。既然人们认为焚化纸钱、衣物都是为亡灵所用,可见孟婆的茶汤也都是未亡人所祭供的。为了纪念祖先亡灵,作为未亡人的后辈自然要勤供茶汤以及其它物品,不能疏忽大意。这里含有“慎终追远”的涵义,其追忆祖先应是其中的实质性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茶叶  茶壶  茶区  茶汤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拼配的目的是什么?拼配
普洱茶拼配的目的是什么?拼配
古树熟茶到底好不好?古树熟茶
古树熟茶到底好不好?古树熟茶
古树茶是怎样被推向神坛的
古树茶是怎样被推向神坛的
普洱茶行业应该怎么树立正确的
普洱茶行业应该怎么树立正确的
普洱茶制作何谓古法?什么是古
普洱茶制作何谓古法?什么是古
六大茶山普洱茶最新价格报价表
六大茶山普洱茶最新价格报价表
普洱熟茶口感的“薄”是由什么
普洱熟茶口感的“薄”是由什么
易武“薄荷塘”普洱茶为什么昂
易武“薄荷塘”普洱茶为什么昂
盛产普洱茶的名山都有哪些
盛产普洱茶的名山都有哪些
寻茶之路到底有多艰辛
寻茶之路到底有多艰辛
普洱茶冲泡要领:紫砂壶泡茶法
普洱茶冲泡要领:紫砂壶泡茶法
茶叶泡脚的功效有哪些?
茶叶泡脚的功效有哪些?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