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可净心,茶可怡情,茶可养性。茶,凝聚着中国人的哲学。
一碗喉咙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问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唐代是中国茶道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茶经》的作者陆羽因此被后人奉为“茶圣”。
士兵连忙辩解:“这是我划船取来的水,大家都看见了,我怎会说谎?”
陆羽将瓶里的水慢慢倒出,到一半的时候忽然停住,又用勺取水扬了扬说:“这才是南零之水!”
士兵脸色大变,连忙跪下说:“我的确是取了江心的水,可船回岸边时,摇晃得厉害,瓶里的水洒了一半,我怕您嫌水少,于是就在江岸边将水盛满了。您的鉴别力太神奇了!”
湖州刺史和在座的宾客更是佩服不已。
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发现了唐代地宫,地宫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金银器,其中就有一套唐僖宗曾经使用过的茶具。
煮茶是在风炉上,中间包括了三个步骤:
1.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发出一些细微的声音,陆羽称之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
2.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陆羽称之为“二沸”。这时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用竹夹在锅中心搅拌,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
3.稍后,锅中的水完全沸腾,陆羽称之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