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贡茶,是中国历代各地方政府进贡给皇室的产品,自然是要往好、往精细的活儿里做。历经了千年发展,不少曾经的贡茶产区依然茶事繁荣,但俗话说:“绿叶不忘根的情”,那些曾经鼎盛一时的贡茶园,你知道有哪些吗?如今它们过得还好吗?小编今天就帮你细数那些仍然“活在世上”的贡茶园。陕南茶区还是历史上最早的贡茶园呢,作为陕西人,这事你知道吗?~
困鹿山古茶园:“四爷”的特供
普洱茶的生产历史非常久远,唐代称为“普茶”,清代时则被列为皇家贡茶。据史料记载,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困鹿山茶园被清政府定为皇家御用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秘而不宣,外人难以知晓贡茶制作方法,相传贡茶的加工程序特别繁复,要经过72道工序,加工周期最长达36天。
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一带的古茶树被砍伐现象非常严重,但由于困鹿山古茶园地处偏僻,得以幸存。随着普洱古树茶的兴起,每年困鹿山皇家古茶园也会“接待”不少外地茶商茶客,不过由于市场利益较大,茶农过度开采导致古茶树长势逐年衰退,严重破坏了古茶树的自然状况。
位于象明乡的曼松皇家古茶园共有3片:曼松的王子山、背阴山,还有一处是靠近曼腊的一个傣族寨子茶园。据说明代时,地方官员到京城上贡,选遍六大莽山各寨之茶,最后发现曼松茶色香味俱全,且用开水冲泡后在水中“亭亭玉立,站立不倒”,于是便使驮马送到朝中。明宪宗品过此茶赞不绝口,当即确定该茶为朝廷专用“贡茶”。
到了清朝,曼松贡茶步入辉煌。每年二月,茶叶萌芽时,曼松头人受命采办贡茶。采办期间,所有商人不得入山。自此,曼松茶园正式成为“皇家茶园”。清末,倚邦战火连连,加上这样的负荷超载,曼松茶农只能把大多数茶树砍掉、烧掉,就此逃难,再也没有回曼松。曾经的曼松皇家贡茶园逐渐衰落,据当地人说,曼松超过一百年的古茶树不超过70棵,产量极少。
迷帝古茶园:这里的茶,皇帝都着迷
迷帝古茶园位于界牌村米地,共300亩,保存完好,被当地人称为“皇家古茶园”。至清朝乾隆年间,米地茶作为贡茶进贡北京,皇帝赐旨“瑞贡京师”。自此,米地茶真正成为清廷贡茶,岁岁进贡,直到咸丰年间因战乱衰败。
早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就有记载杭州天竺寺和灵隐寺产茶,到了宋代,共有三款茶(上天竺香林洞产的香林茶、宝云洞产的宝云茶和下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被列为贡品。
基于“十八株御茶”,杭州市政府在风景秀丽的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建立了一座老龙井御茶园,将这十八株茶树围葺起来,供游人观赏。不过虽然地儿是这个地儿,“十八株御茶”确是后人移栽的茶树,真正的“十八株”早就在解放后的“除四旧”浪潮中死去。
随着国家发展,如今老龙井御茶园俨然是杭州市重要的接待中心,接待过许多领导人和名人。目前,只要不涉及重要接待项目,民众也可以在老龙井御茶园茶馆消费品茗,约上家人或朋友二三,品一杯豆香四溢、爽口清甜的龙井茶。
蒙顶皇茶园:听经念佛的“正贡”
“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蒙顶山产茶历史由来已久,种类丰富,无论哪种,几乎都是采制精细、品质优异的茶品,从东汉起,蒙顶茶就是供给地方官员的上等茶叶,从唐代开始,蒙顶茶开始作为贡茶进贡皇室并一直延续至清代。
据说清代时,采制蒙顶贡茶极为讲究。每年春芽发出,地方官员便会着朝服,率领同僚和寺院的僧人们上山祭拜。礼毕之后,便开始采摘,不过只允许采摘三百六十叶,之后送给茶僧们制作。制茶时,僧人们还得同时盘坐诵经,最后成品贮藏在银盒之中送往北京,这种贡茶叫“正贡”,专贡给皇帝,每年只有这么一次。而“正贡”之后采摘的茶,才是给皇室成员享用的一般贡茶。
宋代是北苑贡茶是最为鼎盛的时期。为了取悦上层,御茶园的制茶师傅们可谓是煞费苦心,开创了批批精制的贡茶,其中尤以龙凤团茶最具代表性,宋代欧阳修曾在《归田录》中记载:“其品精绝,谓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更有龙团胜雪——取茶芽中最嫩的一芽做成团茶,其奢靡程度可见一斑。
如今御茶园遗址被香港福记茶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120万美金拿下,获得遗址的开发权。公司负责人称,希望把遗址建设成集旅游观光、学术研讨为一体的基地。在遗址外方圆几十里的山坡上,人们也渐渐开发出大批茶园,希望能这片宝地上,再次重现北苑茶事鼎盛的盛况。
武夷山御茶园:不喊山,就不采茶
据说御茶园刚刚建立时,盛极一时。园内还有一个“喊山台”,每年惊蛰时节,县令都要在此举行隆重的开山仪式,焚香跪拜,宣读祭文,然后隶卒鸣金击鼓,同时高喊“茶发芽了!茶发芽了!”每年如此,才能开山采茶。
景色优美、风光无限,武夷山御茶园已经成为武夷山景区标志性的旅游景点,开发程度很高,除了后来建设的系列仿古建筑,还有依据贡茶历史的各类节目表演,园内种植着一百八十多种武夷名丛。当地政府人员说,希望能以御茶园这个历史名片,打造成见证武夷岩茶发展的自然展览区。
大唐贡茶院:白居易的遗憾
大唐贡茶院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是督造唐代贡茶顾渚紫笋的场所。由于顾渚紫笋品质异佳,深得唐代上层社会的喜爱,白居易曾经受邀参加顾渚山境会庭举办的茶会,结果因为坠马损腰不能赴宴,还曾作诗一首表达自己内心的惋惜。
顾渚紫笋自唐朝广德年间开始进贡,直到明朝洪武八年罢贡,整整持续了600余年。明末清初时,顾渚紫笋渐渐消失,顾渚山区的茶园大批荒落,20世纪70年代末,在政府努力下才又恢复顾渚紫笋的技艺。
绍兴御茶湾:连欧阳修都钟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