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些历史学家研究,中国北方边贸"像是有了中国历史就已经开辟了"。而茶叶在这里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在宋代已有记载,但其贸易额微不足道,只是象征性的,而且时开时关,时行时停。中俄真正政治上的互市起于清代。明隆庆元年(1567)俄国派大使彼得罗夫与亚力忽夫来中国,要求互市,明廷不准。清顺治十二年、十三年、十七年(1655、1656、1660)与康熙九年(1670),俄向中国派遣的使臣,皆为商人或带商人同行,以便与我国民间进行不公开的茶叶贸易活动。后干脆出兵占领黑龙江以北一带,以雅克萨城为基地,谋求发展商贸,特别是想方设法进行茶叶购买。康熙二十一年(1682)清兵出师征讨,毁雅克萨城,俄人乞和,并于康熙二十八年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嗣后往来行旅,如有路票(护照),听其贸易"(第五条)。这是中俄互市茶叶的开始,也是中外订约的开始。但这个条约远远不能满足俄国对茶叶的需求。以后,俄国多次请求扩大茶贸,收效不大。雍正五年(1727)俄国女皇派使臣萨华来京恳请,中国商人亦多次请求清政府,希望恩准与俄国扩大贸易。于是,中俄正式签订《恰克图条约》。可见真正有了相对固定的线路,被官方认可并作为国事加以管理和保护,则是在中俄《恰克图条约》签定之后,更确切地说是在中俄贸易统归恰克图一处之后。
清雍正五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开放恰克图、尼布楚和祖鲁海图三处中俄边境城市为商埠,但仍允许俄商入境,中国商人大多只依托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府乌兰巴托)、张家口、北京等地与俄商贸易。18世纪50年代,清政府限制"夷人"入境,收缩边境贸易。乾隆二十年(1755)北口对俄贸易统归恰克图一处。恰克图成为中国对俄贸易唯一的"陆上码头"。于是素有善贾之称,与俄商交易已大获其利的山西商人蜂起北上,垄断了恰克图市场。从此,在中俄贸易中,山西商人就成为中国商人的代表了。
同时,因为茶叶具有克食健胃的功能,到18世纪中期茶叶已成为以食肉为主的蒙俄各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发展到"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程度。因此,中国对俄输出商品茶叶随之取代丝绸、棉布上升到主导地位。至此,南起我国江南福建武夷山和湖南产茶区,沿长江到湖北汉口,朔汉江抵樊城(今湖北襄樊市),陆路至河南周口--山西晋城、长治、太原--河北张家口--内蒙多化或归化--外蒙库伦--恰克图,销往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及欧洲广大地区的横跨亚欧大陆的茶叶之路正式形成。
常家后代九世常万达就是这时携巨资北上恰克图,占据有利地形,专事对俄茶贸的。所以说包括常家在内的晋商是茶叶之路的开拓者。
中国对俄贸易统归恰克图一处后,中俄贸易额直线上涨,茶叶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在恰克图市场几乎成了专宠物。嘉庆五年(1880),由恰克图输出茶叶279.99万俄磅,约值280万卢布。嘉庆二十四年(1819)增加到67000箱,约合500万磅,中国商人收入达500至600万卢布。"1837-1839年(道光十七至十九年)每年茶叶输入(俄国)数量,平均为8071880俄磅。""1843年,运到恰克图交易的茶叶120000箱。"仅茶叶一项合计价值在1240万卢布。而且道光时期的贸易,从俄国方面看,对华贸易占到其贸易总额的40-60%,尤其是1840-1850年的11年里,对华贸易常常占到其贸易总额的60%以上。在中国方面,据《中俄贸易统计的研究》载,1844年对俄输出分别占到全国输出入总额的16%到19%,仅次于英国占第二位。由此可见茶叶之路的繁忙和繁荣程度。
如果说恰克图开市之前常家只是拥有雄厚资本的山西商人中的普普通通的一员的话,那么在恰克图开市茶叶上升为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后,常家就脱颖而出,成为对俄茶贸中国商人的代表了。
乾隆年间常家北上恰克图前,其产业已一分为三,像许许多多到口外谋生者一样,常万达兄弟三人有代表性地走了三条不同的生存致富之路。常万达子承父业,改"常布铺"为大德玉,以"玉"字号向外贸扩展。大哥常万玘另设"大德川"商号,以"德"字号专事内贸,二哥常万旺置田屯垦,落籍张家口菜园村,以种田为生。进驻恰克图后,常家的对外贸易逐渐转向专事茶叶贸易,而且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在大德玉的基础上,清道光六年(1879)设大升玉,道光二十二年(1842)设大泉玉,同治五年(1866)设大美玉,光绪五年(1879)设独慎玉。由"玉"字五联号占据茶叶之路的前沿,以张家口为中枢,在江南茶叶产区和恰克图之间买茶山、办茶厂,遍设商号,在南起苏杭,北到恰克图,西至重庆,东到沿海,东北到奉天(今沈阳市)的大半个中国范围内形成了商业网络。据现存稀少的资料和老辈人的不完整回忆,常家曾在山西的榆次、太谷、长治、太原、大同、繁峙,北方的北京、天津、保定、定州、沈阳、洛阳、开封、社旗,南方的上海、南京、苏州、襄樊、汉口、河口(江西)、福州、成都、崇安,内蒙的绥远、归化(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多伦、赤镇,外蒙的库伦、乌里雅苏台、多伦诺尔,设有大德玉、大昌玉、大泉玉、大升玉、大涌玉、大顺玉、三德玉、保和玉、三和源、泰和玉、独慎玉、大德川、大德常、大德美、大德成、大德瑞、大德亿、大德懋、大德正、大德旺、大德丰、大新德、谦德厚、丽锦源、巨盛泰、东和当、积成永、广馨源、晋隆祥、复兴和、瑞隆裕、同辑五、大顺荣、集成永、丰盛店、隆和裕、慎和裕、世和店、大兴德、笃信诚、天德顺、成吉厚、元顺德、大德宏、大合店、芝兰裕、天亨永、同济药店等50多个商号或工厂,即以对俄出口茶叶为龙头,引进俄国的皮毛、呢绒、牲畜等商品,通过内贸网络销售,以外贸促内贸,内贸服务外贸。发展到顶峰时,大德玉、大德川、三和源、独慎玉等字号还兼营或专营票号、帐局等金融业务。为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筹集资金。18世纪80年代末,经清政府准许,又深入俄国内部许多城市如莫斯科、多木斯克、耶尔古特斯克、赤塔、克拉斯诺、亚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巴尔纳多、巴尔古金、比西克、上乌金斯克、聂尔庆斯克等地贸易,使中国陆上直接对外贸易从恰克图向北向西延伸到欧洲。
常家就是这样与其他垄断中国对俄贸易的晋商伙伴们一起,在近200年的时间里,用他们的辛劳与汗水,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直接促进了茶叶之路的繁荣和延伸。从更高层面上说,以常家为代表的晋商对俄贸易,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他们是历史的功臣,是文化的使者。
茶叶之路上从事茶叶贸易商家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者
汉口、张家口、恰克图三座城市是茶叶之路起、中、终三个最大的商业中心。从当时三地的经营状况可直接反映出常家的规模和实力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