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古人饮茶之大唐

时间:2018-07-24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茶,脱离普通大众,开始进入了奢侈品行列。作为制茶人,不可以不阅读《茶经》,看着这本腐朽的代表了统治阶级意志的茶书,你会深切地感觉到统治阶级的奢侈。在唐朝,茶开始有了等级,泡茶的器具开始讲究了。连泡茶水也分了级别,所谓山为上,江湖为中, 井为下。腐败啊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茶,脱离普通大众,开始进入了奢侈品行列。作为制茶人,不可以不阅读《茶经》,看着这本腐朽的代表了统治阶级意志的茶书,你会深切地感觉到统治阶级的奢侈。在唐朝,茶开始有了等级,泡茶的器具开始讲究了。连泡茶水也分了级别,所谓山为上,江湖为中, 井为下。腐败啊腐败,最糟糕的是陆羽老先生。逆潮流而动,把传统的煮茶法完全弃之不理,提出了烹茶法,啊。。。这个时候,我们注意到了,某些细节,茶原来已经变成了精神享受了。
 
       唐代的茶,有了五种类型,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团茶。奇怪奇怪,当时喝的到底是什么茶?不可能是普洱茶吧?怎么都开始出现了紧压茶饼茶团茶,就是典型的紧压茶紧压茶,事实上,在当时,是比较好的茶。我们看到,烹茶所用的茶,按记载来说,都是饼茶团茶,而粗茶,我个人认为等同于现今的酒楼茶。陆羽老先生提出了烹茶之法,置天下老百姓以不顾,悍然发动了茶叶的贵族运动,用复杂的工序使得老百姓远离茶道,变成了王公贵族的专利。光那套器具,就够一般人折腾了。
 
       所谓烹茶,大致的流程是:把饼茶,用小火慢慢烤,然后磨成粉,筛选后备用,再选用山泉水,经过三沸的过程,才可以大家分享。当然,你肯定是连茶末一起喝掉。如果给你喝一口,你估计要郁闷,因为你喝起来,发觉是咸的,或者还有其他味道。呵呵,这个在唐朝是正常的,因为在水三沸的过程中,第一沸要加入盐或者其他,当然也可能不加,第二次水沸的时候,才加入茶末。第三次水沸腾,把面上的那些泡沫去掉。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茶汤分给各人喝了。
 
       陆羽,就为了他搞的这个烹茶法,还发明了一整套的茶具,24样东西。然后还附加了很多审美环节,即把品茶茶艺、茶器结合起来,成就了自己的茶圣之名。这一套饮茶的方法,一经推广,显然,很容易把贵族和平民区分开,因为,平民是玩不起这些复杂的东西的,只能大锅煮茶,大碗喝茶。贵族和特权阶层则可以用这样的形式,显示他们身份和地位的不同。OK,阶级性决定了,烹茶法占据了主流。形成了所谓的唐朝茶道,并传入日本。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紧压茶  煮茶法  喝茶  普洱  茶叶  饮茶  茶具  茶道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元明清时期的饮茶法
元明清时期的饮茶法
中国各民族饮茶习俗大观
中国各民族饮茶习俗大观
咸奶茶与蒙古族饮茶习俗
咸奶茶与蒙古族饮茶习俗
经常饮茶可以预防龋齿
经常饮茶可以预防龋齿
喝茶的误区和饮茶礼节
喝茶的误区和饮茶礼节
适量地饮茶能够让我的心更加安
适量地饮茶能够让我的心更加安
原来饮茶也不可过度
原来饮茶也不可过度
适量饮茶有助于防止皮肤瘙痒
适量饮茶有助于防止皮肤瘙痒
生活饮茶的禁忌
生活饮茶的禁忌
饮茶“十忌”
饮茶“十忌”
健康饮茶方法
健康饮茶方法
饮茶能消暑降温
饮茶能消暑降温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